
作者:王多惠主编
页数:166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67038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海南旅游景点讲解/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为四篇。一至三篇分别对海南省人文旅游景观、海洋旅游景观和生态旅游景观进行了概述,并对上述三类旅游景观的景区及景点进行了详细介绍。第四篇从导游员的角度,阐述了导游语言的分类和运用方法,详细介绍了导游员讲解和导游词写作的方法,以及导游人员职业资格面试考试的相关情况。 在附录中还收录有海南省有关景点的优秀导游词。 《海南旅游景点讲解/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可用作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专业教材,还可用作旅游行业培训教材,亦可供爱好旅游的各界人士参考。
本书特色
《海南旅游景点讲解(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作者王多惠)是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该书稿对海南省的各个著名景点的历史﹑文化及其旅游资源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讲解。该教材适合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和旅游从业人员参考学习。
目录
第一章 人文旅游景观概述
第一节 人文旅游景观的特征
第二节 人文旅游景观分类
第三节 人文旅游景观的讲解方法
第二章 海南人文旅游景点介绍
第一节 海瑞纪念园
第二节 五公祠
第三节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第四节 野生热带动植物园
第五节 鹿回头公园
第六节 南山文化旅游区
第七节 南山大小洞天
第八节 东坡书院
第九节 石花水洞
第二篇 海洋旅游景观
第三章 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
第一节 海洋旅游概述
第二节 海洋旅游的特点与类型
第三节 海洋旅游资源和海洋旅游产品
第四章 海南海洋旅游及景点介绍
第一节 海南海洋旅游优势
第二节 海南主要海洋旅游景点介绍
第三篇 生态旅游景观
第五章 生态旅游概述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含义和特征
第二节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第三节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第四节 海南生态旅游的现状
第六章 海南生态旅游景点介绍
第一节 万绿园
第二节 东寨港红树林
第三节 东郊椰林
第四节 东山岭
第五节 兴隆热带植物园
第六节 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
第七节 尖峰岭国家森林保护区
第八节 五指山
第九节 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
第四篇 导游员的语言与讲解技能
第七章 导游语言的分类
第一节 口头语言
第二节 态势语言
第八章 游语言的运用
第一节 导游语言的运用原则
第二节 导游语言的“八要素”
第九章 导游讲解的方法
第一节 导游景点讲解的技巧
第二节 常见的导游讲解方法
第十章 导游词的创作
第一节 导游词的分类
第二节 导游词的撰写
第十一章 海南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面试考试
第一节 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游考试的程序
第二节 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游考试注意事项
附录一 2013年海南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名须知
附录二 优秀导游词集锦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人文旅游景观概述 第一节 人文旅游景观的特征 一 人文景观的定义 人文景观是社会、艺术和历史的产物,带有其形成时期的历史环境、艺术思想和审美标准的烙印,具体包括名胜古迹、文物与艺术、民间习俗和其他观光活动。它是由人类活动缔造的一种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很宽,类型多样。我国拥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在漫长的各个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物浩如烟海。这些历史文物生动地记载着我国从史前直到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生活、生产活动的艺术成就,具有突出的中华民族特色,它们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二 人文景观的特征 1.人为性 人文景观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不是天然固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文化艺术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文化和物质财富。因此,人文景观不仅包括历代先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和物质财富,而且现在和将来人们还在不断地创造、形成及更新其存在形式。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旅游需求的扩大以及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必将会出现更多的可以满足人类需要且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人文景观。 2.历史性 人文景观除了当代风物外,大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内容、形式、结构、格调无不反映了深刻的历史特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制度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技术、文化观念及审美标准、道德规范等的不同,其人文景观的建造水平、风格、性质及特色也各不相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古代建筑、陵寝、古典园林、文物古迹等,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就历史文物古迹来说,它们都是历代先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存,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辉煌的文化成就。历史文物古迹虽然是外在于当代人主体的、凝固了的一种既定历史存在,虽然大多不再具有实用价值,但却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其所产生的历史文物古迹令世界各国人民瞩目。 一般来说,文化景观历史越悠久,时代特色越明显,越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越丰富,旅游价值就越大。 3.文化性 相对于自然景观的物质实体性而言,人文景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精神文化的内涵,它们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与历史文化哲理。人文景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为载体,有形的物质文化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涵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了颇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 4.多样性 人文景观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实物载体,像文化古迹、森林公园等;也可以为精神层面的东西,例如宗教文化、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等。 5.隐喻性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程度的隐性特点。如文学艺术作品,似乎在旅游事业方面不占多大位置,但在适当场合以适当形式出现,则起着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旅游资源作用,如对联、诗词、神话传说等。 6.科学性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之所以能够长期保存、耐人寻味、供人欣赏,是在一定程度上合乎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景观特征与地域性或地带性相和谐、建筑工程和造型原理上的合理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两个方面。如浙江嵊州市南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中的贵门更楼造型古朴,且有朱熹题字,具有极高的游览、史料及科研价值。又如南山水库大坝建于20世纪50年代,全系土石结构,水库土坝之高度,为全国罕见;近前仰观,四百余级石阶如登天巨梯直上云霄,气势巍然。 第二节 人文旅游景观分类 一 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主要包括古墓、古建筑、古园林、古石窟、摩崖石刻、古代文化设施与其他古代经济、文化、科学、历史、军事活动遗物、遗址和纪念物。例如,北京的故宫、北海,西安的兵马俑,甘肃莫高窟石刻以及象征我们民族精神的古长城等这些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都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人文景观。 二 革命活动地 包括现代革命家和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战场遗址、遗物、纪念物等。例如,新兴的旅游地井冈山除具有美丽的风景外, “中国革命的发源地、老一辈革命家曾战斗过的地方”这些人文因素,无疑使其成为特殊的人文景观;而大打“鲁迅牌”的旅游城市绍兴,起主导作用的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堂等旅游点也都是这类人文景观。 三 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 例如,高水准的音乐厅、剧院及各种展览馆、博物馆。像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园这样把科研、科普、观赏、参与结合为一体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观光地也是此类人文景观的一种。四 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 包括地区特殊风俗习惯、民族风俗,特殊的生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目活动,民居、村寨、音乐、舞蹈、壁画、雕塑艺术及手工艺成就等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和地方风情。例如,云南成为近几年的旅游“旺地”,除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有赖于居住于此的各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劳作习俗和不同的村寨民居形式、服饰、节日活动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服饰上的“风花雪月”、石林和蝴蝶泉美丽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为如画的风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正是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得云南更具魅力。第三节 人文旅游景观的讲解方法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果和文化结晶,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的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并见之于形态、色彩以及其他整体结构组合中。认识和探索人文景观的过程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加人们的文化素养。人文景观具有令人心驰神往的独特魅力,让人们陶醉在其中,流连忘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