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护理心理学

封面

作者:王辉,吕薇主编

页数:200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11833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护理心理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护理类课程规划教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主,满足护理岗位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求,从整体上进行内容整合。编者在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中发现,以案例导入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本教材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展开,加深对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理解和应用。

本书特色

《护理心理学》由王辉和吕薇主编,共九章:绪论、心理的生理基础、心理过程、人格、心理健康、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病人心理、护患关系、临床常用心理技能、心理护理、护士心理。每一篇章节,均采用案例导入的方式进行开篇,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理解和应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简史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
第二节 心理的脑机制

第三章 心理过程
第一节 注意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三节 记忆与遗忘
第四节 思维
第五节 情绪与情感
第六节 意志

第四章 人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三节 能力
第四节 气质
第五节 性格

第五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卫生

第六章 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一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行为因素与健康
第三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第七章 病人心理
第一节 病人与病人角色
第二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

第八章 护患关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护患沟通
第三节 护患冲突

第九章 临床常用心理技能
第一节 心理评估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十章 心理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心理护理技能

第十一章 护士心理
第一节 护士心理素质与培养
第二节 护士的工作倦怠
第三节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节选

  四、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护患有效沟通的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息编码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信息编码不当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护士较多使用专业词汇或者患者听不熟悉的术语,如“虚恭”等;②护士表达的内容含义模糊,如“明日检查前,您必须禁食”,患者很可能把“禁食”理解成“进食”;③护士选择了患者听不懂的语言,如使用方言等。因此,护士在正式沟通前,应明确沟通内容,了解患者背景,选择恰当语言,对必须使用的专业术语予以通俗解释等。  2.态度  护患沟通的目的不仅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更主要的是通过沟通去影响患者、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为此护士必须先赢得患者的接纳和信任。患者能否予以接纳和信任,关键是护士在沟通中对患者所展示的态度。热情友好的态度能使沟通深入进行,有效地实现沟通的目的;若护士抱以冷漠粗暴的态度,患者很可能会拒绝交流。  3.知识  知识是影响护患沟通的最一般背景因素,护士缺乏知识可能使沟通的各个环节出现障碍,例如,知识可能影响信息的表达、影响对患者表达信息的理解等。尤其是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进步,护患沟通已从原先一般的信息传递,上升到具有治疗性目的的层次。欲使护患沟通达到治疗效用,护士需具有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性知识。如对心身疾病患者,护士不仅要实施临床护理,还应让患者了解与其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学会应对技巧。若护士没有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护患沟通便无法达成此目的。  4.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使护患沟通迅速、顺利地完成;缺乏沟通技巧可使护患沟通障碍重重。若护士在与患者交谈中常打断患者说话,或东张西望,或在患者伤心痛哭、情绪波动时缺少适当反应等不良沟通行为,均会阻碍沟通的深入进行。总之,沟通技巧对整个沟通过程起着加速与催化的作用。  5.社会文化背景  临床患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不同的社会角色、观念和风俗习惯。虽然他们进入医院后的共同角色是患者,但其背景因素仍会无形地影响护患沟通。例如,社会地位较高的患者,可能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优越感、支配欲;有的患者可能对护士存有偏见,对待医生与护士的态度有明显反差,以致挫伤护士的自尊,影响护士与之沟通的积极性。此外,我国的多民族国情,还要求护士对不同民族患者的文化风俗习惯有更多尊重、理解和谅解,若忽视这种差异,可能会阻碍护患间的沟通。  五、沟通技巧  沟通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完成的,因此,护士的沟通技巧也呵从语言和非语言两大方面进行训练。  (一)语言沟通技巧与训练  语言是护患交往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工具,语言修养是护士重要的职业素质,是人际交往相互沟通的主要方式。病人及其家属可以从护士的语言修养中,评价护士并决定对其信赖的程度。语言技巧运用恰当与否,对护患关系具有直接影响。  1.恰当运用规范语言避免术语  规范的语言是指语义要准确,语音要清晰,语法要规范,语调要适宜,语速要适当,词汇要通俗易懂等方面。如果护士在与病人的语言沟通中,上述方面没有处理好,就容易引起误解甚至产生护患冲突。人们把语调的强弱、轻重、高低,语速的快慢等称为“副语言”,同一句话因不同的副语言就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一个病人的裤子刚换半小时又湿了,当时护士问:“怎么又湿了?”其意思仅是想询问湿了的原因,由于声调较高,病人误以为护士是嫌弃病人,结果大闹了一场。由此可见,即使是一个简单问题的陈述,凭借“副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复杂情感。  2.正确使用“工作语言”  护士的“工作语言”是指护士语言应具有治疗性、原则性、礼貌性、知识性、委婉性等特点。护士语言的治疗性体现在能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慰藉,能使病人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对病人的健康恢复起积极作用。护士语言的原则性包括,语言既原则谨慎严肃,又灵活亲切坦诚,特别是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问题,语言一定要谨慎。护士语言的礼貌性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护患关系的敲门砖,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形成融洽气氛,而且有益于护患沟通。护士语言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知识的传递,护士语言还要言之有物,注重知识性。当护士需要向病人传递某个坏消息时,学会使用委婉性的语言能够提高信息接收者的承受度。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护理心理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0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