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医大家与中医著作

封面

作者:徐潜

页数:204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72155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徐潜主编的这本《中医大家与中医著作》是基于对最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中医大家与中医著作》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中医外科与华佗、孙思邈与《千金方》、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代儒医、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五部分内容。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本书特色

徐潜主编的这本《中医大家与中医著作》是基于对最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中医大家与中医著作》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中医外科与华佗、孙思邈与《千金方》、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代儒医、神奇的医学典籍?D?D《黄帝内经》五部分内容。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目录

一、中医外科与华佗

二、孙思邈与《千金方》

三、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四、宋代儒医

五、神奇的医学典籍?D?D《黄帝内经》

节选

  一、“儒”与“医”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在中国文化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便一直被历朝历代奉为正统思想,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并被大力提倡。经过两干多年的渗透,它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长期制约着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诸多领域、诸多方面和诸多阶层,也影响到医家的思想和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理论和实践均与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医理论从思维方法、伦理道德到治病救人、养生保健,各方面都受到了儒家思想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医乃仁术”,“仁”本是儒家最高道德思想原则之一,同时它又被引申为医德思想的核心,行医的目的是济世救人,解除人之疾苦,救助人之危难,所以医学一直以来被儒家视为实现“仁爱”理想的一条重要途径,故而被称为“仁术”。  儒家另一个道德思想原则——“孝”,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甚至成为许多人学医行医的动机和目的。中国古代有”为人子不可不知医”之说,古人为尽孝而学医,以孝奉养父母;又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说,古人为尽孝而善身,以孝保养自身。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指出“留神医药,精究方术”就是为了“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此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些医家还把养性养德列为养生之首。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曾经提到:“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可见儒家的思想与医学处处相关。  在历史上一直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周易》也与中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中影响尤为显著。历史上很早就有“医易相通,儒医相通”之说,历朝历代也都曾出现过很多精通医易之理,并将之应用于临床的医学大家。由此观之,医学与儒学同出一辙,关系密切。  宋代林亿也曾说过:“通天地人日儒,通天地不通人日技。斯医者,虽日方技,其实儒之事乎!”与他同时代的医官赵从古也提到:“医术比之儒术,固其次也。然动关性命,非谓等闲……儒识礼仪,医知损益。礼义之不修,昧孔孟之教;损益之不分,害生民之命。儒与医岂可轻哉,儒与医岂可分哉!”这都是认为医、儒两家相辅相成、异曲同工之论。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医大家与中医著作》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0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