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县级党委功能

封面

作者:施新州著

页数:245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50104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县级党委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学著作。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在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考察并描述了县级党委的监理与发展,领导体制的演变及其权利的形成、扩张过程。

作者简介

施新州,法学博士,副教授,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河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最高人民法院讲师团成员;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法政治学、司法职权配置、法院管理及其体制改革。

本书特色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目录

绪论  县级政治发展是中国政治的
    重要基础
    一、对中国政治模式的一点认识
    二、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县级政治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章  系统的观点看县委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分析
    二、党委在县级政治系统中的功能
  第二节  目前的相关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关于县级党委的研究
    二、关于县级政治系统层面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系统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三个基本观点
    二、两个可能的创新
    三、基本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二章  县级党委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县级党委的建立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县级党委
    二、解放初期稳步发展中的县级党委
  第二节  县级党委结构与功能的确立
    一、县委结构的重塑与确立
    二、权力集中的三个向度
    三、重遭挫折的县级党委
    四、县委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与调整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的县级党委
    一、县级党委的三次改革
    二、县级党委领导体制的形成
    三、常委会的恢复与县委功能的增强
第三章  县级党委的集权化及其改革
  第一节  县级党委的高度集权化
    一、高度集权化的表现
    二、高度集权化的根源
    三、高度集权的弊端和危害
  第二节  县级党委的改革与调适
    一、改革与调适的社会环境
    二、县委常委会的扁平化尝试
    三、县级党委的自我调适:两种趋向的
    比较分析
    四、县级党委自我调适的局限性分析
第四章  县级党委与县级人大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  县级人大的建立及其功能的初步确定
    一、县级人大的建立与发展
    二、县级人大的发展与完善
    三、县级人大的代议属性分析
    四、县级人大的功能
  第二节  县级党委与县级人大的关系分析
    一、县级党委与县级人大现实关系的
    一般描述
    二、县级党委与县级人大之间的
    应然关系分析
第五章  县级党委领导功能的转换模式
  第一节  政党功能的层次性分布
    一、功能与政党功能的概念界定
    二、政党的一般功能
    三、党组织功能的层次性分布
  第二节  县级党委的功能转换模式
    一、县级党委实现功能转换的必要条件
    二、县级党委功能转换的途径
    三、内在于县级人大的新型功能模式
结束语  县级政治改革的重要意义
附录  《1949—1964、1971—1997年
    县级党委领导人数统计表》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县级党委功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0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