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邵正荣
页数:288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40868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建筑设备(第2版)》第2版紧密结合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实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筑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12章内容,其中上篇介绍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建筑给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建筑中水系统:中篇介绍了建筑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工程,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系统、建筑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制冷系统;下篇介绍了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电气照明、电梯与自动扶梯、建筑智能化系统。 《建筑设备(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建筑装饰、土木工程、建筑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工作时参考。
本书特色
邵正荣等编著的《建筑设备(第2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全书的章节重新进行了设置,从而使教材能更好地满足高等教学工作的需要。修订后的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篇共12章内容,其中上篇介绍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篇介绍了建筑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工程,下篇介绍了建筑电气工程。本书可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工作时参考。
目录
上篇 建筑给排水工程
第一章 建筑给水工程
第一节 建筑给水系统
第二节 建筑给水管材、附件及设备
第三节 给水管网计算
第四节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第二章 建筑排水工程
第一节 建筑排水系统
第二节 建筑排水管材、管件及卫生器具
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第四节 雨水系统
第三章 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第二节 饮水供应系统
第四章 建筑中水系统
第一节 中水系统概述
第二节 中水水源及水质标准
第三节 中水处理工艺流程与设备
中篇 建筑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工程
第五章 建筑采暖系统
第一节 采暖系统概述
第二节 采暖系统散热器与辅助设备
第三节 采暖系统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第四节 采暖热负荷
第五节 供热锅炉与锅炉房
第六节 燃气系统
第六章 建筑通风系统
第一节 建筑通风概述
第二节 通风量的确定
第三节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与建筑设计配合
第四节 机械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及构件
第七章 空气调节系统
第一节 空气调节概述
第二节 空调负荷和房间气流分布
第三节 空气处理设备
第四节 空气输配系统
第五节 空调消声、空调防振及建筑防火排烟
第八章 制冷系统
第一节 空调冷源
第二节 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第三节 制冷机组
第四节 蒸发器和冷凝器
下篇 建筑电气工程
第九章 建筑供配电系统
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与用电负荷计算
第二节 变配电室(所)和自备应急电源
第三节 常见建筑电气设备
第四节 低压配电线路
第五节 建筑物接地与防雷
第十章 建筑电气照明
第一节 电气照明基础知识
第二节 常用电光源、灯具及其选用
第十一章 电梯与自动扶梯
第一节 电梯概述
第二节 电梯曳引原理及特点
第三节 液压电梯
第四节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第十二章 建筑智能化系统
第一节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第二节 电话通信系统
第三节 有线电视系统
第四节 扩声与音响系统
第五节 综合布线系统
第六节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参考文献
节选
(二)管道布置与敷设的要求 给水管道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电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等布置因素影响。布置与敷设管道时,应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注意以下几点: (1)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 (2)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3)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4)埋地敷设的给水管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5)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6)塑料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塑料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不得小于0.4m,距燃气热水器边缘不宜小于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有保护措施。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的金属管段过渡。 (7)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便于操作的位置。 (8)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宜小于0.50m;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0.15m,且给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9)给水管道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应利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 (10)当给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使装饰、物品等受损害时,给水管道应做防结露保冷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