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

封面

作者:史晓建主编

页数:297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040526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以应用和实践为主、理论基础为辅,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动手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可以快速地投入实际的应用中——即学即用,使读者快速成为网络架设与管理的专家,进一步提高求职和岗位竞争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快速组建家庭网络、打印机与文件共享、企业办公网络组建与管理、校园网络的规划、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以及多媒体视频点播服务器的配置、网络会议、网络安全、常用的网络诊断工具与常见故障的分析和解决等。本书可作为最院校计算机专业或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可作为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自学使用或作为最教育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各类人员学习使用。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概念和功能
1.2.1 计算机网络概念
1.2.2 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
1.2.3 计算机网络功能
1.3 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拓扑结构
1.3.1 计算机网络分类
1.3.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3.3 网络拓扑图的绘制工具
1.4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任务
实训 绘制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
1.5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2.2 数据编码技术
2.2.1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2.2.2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2 _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3 数据传输与交换技术
2.3.1 数据传输类型
2.3.2 数据传输方式
2.3.3 数据交换技术
2.3.4 多路复用技术
2.4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基本概念
3.1.1 网络协议
3.1.2 协议的分层结构
3.1.3 选择通信协议的原则
3.1.4 接口和服务
3.1.5 数据单元
3.1.6 网络体系结构
3.2 OSI模型
3.2.1 OSI参考模型的主要特性
3.2.2 OSI参考模型的信息流动
3.2.3 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
3.3 TCP/P模型
3.3.1 TCP/IP简介
3.3.2 TCP/IP参考模型的结构
3.3.3 TCP/IP协议族的内容
3.3.4 P地址管理和子网划分
3.3.5 OSI模型与TCP/IP模型比较
3.4 IEEE 802局域网参考标准
3.5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任务
实训一 绘制OSI、TCP/IP参考模型图
实训二 网络规划与子网划分
3.6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4章 网络设备与传输介质
4.1 网络设备
4.1.1 网卡
4.1.2 交换机
4.1.3 路由器
4.1.4 网桥和网关
4.1.5 中继器
4.1.6 集线器
4.2 网络数据传输介质
4.2.1 双绞线
4.2.2 光纤
4.2.3 无线介质
4.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任务
实训一 认识网络设备
实训二 认识网络传输介质
实训三 网络设备与传输介质选购
实训四 考察一个局域网现场实际连接情况
4.4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5章 局域网技术及组建
5.1 局域网技术
5.1.1 局域网概述
5.1.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1.3 以太网
5.1.4 交换式局域网
5.1.5 虚拟局域网
5.1.6 无线局域网
5.1.7 蓝牙技术
5.2 局域网组建及布线技术
5.2.1 局域网组建
5.2.2 结构化综合布线
5.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任务
实训一 组网设备及材料的准备和安装
实训二 网络组件的安装和配置
实训三 组建交换式以太网
实训四 网络连通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6章 因特网技术应用
6.1 因特网概述
6.1.1 因特网常见术语
6.1.2 因特网接入方式
6.2 因特网基本工作原理
6.2.1 因特网中的信息传递
6.2.2 因特网中的域名系统
6.3 因特网信息服务
6.3.1 www服务
6.3.2 FTP服务
6.3.3 E-mail服务
6.3.4 BBS服务
6.3.5 IM服务
6.4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任务
实训一 搜索引擎的使用
实训二 CuteFTP的使用
实训三 收发电子邮件
实训四 MSN的使用
6.5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7章 网络操作系统与资源管理
7.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7.1.1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7.1.2 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功能
7.2 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操作系统
7.2.1 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的安装
7.2.2 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管理内容及方式
7.2 3 Windows Server 2008域成员类型
7.3 Windows Server 2008资源管理
7.3.1 安装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
7.3.2 用户和计算机账户管理
7.3.3 组的管理
7.3.4 实现局域网资源共享
7.3.5 磁盘空间管理
7.4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任务
实训一Windows Server 2008的安装
实训二用户、组的创建与管理
实训三 文件夹的共享设置
7.5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8章 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服务
第9章 网络安全防护
第10章 常见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

节选

  2.层次结构的优点  屡次结构的优点如下: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一个层次并不需要了解其下的一层是如何实现功能的,而只需了解该层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以及调用该服务所需要的格式和参数。  结构上可分隔开。由于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因此,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容易处理的小问题,降低了处理整个问题的难度。  易于实现和维护。由于分层把整体结构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某层技术上的改变不会对其他层有太大的影响;而且,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容易,便于模块划分和分工协作开发。  灵活性好。当对任何一层进行修改时,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其他层次都不会受到影响,即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都不会受到影响。每个层次模块内部结构对上下层模块都是不可见的,是一个黑匣子。此外,对某一层提供的服务也可以进行修改,当不再需要某一层提供的服务时,甚至可以将该层取消。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每一层的功能及其向上层所提供的服务都可以有精确的说明,汶一点对于标准化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协议的分层结构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有些功能难免在不同的层次中重复出现,因而会产生额外的开销。因此,分层时应该遵守一些原则,尽量使每一层的功能明确,层数适中。如果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过于复杂;但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时遇到太多的困难。  3.1.3选择通信协议的原则  在选择通信协议时一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所选择的协议要与网络结构和功能相一致。  除特殊情况外,一个网络应该尽量只选择一种通信协议。因为每个协议都要占用计算机的内存,选择的协议越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就越多,一方面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另一方面不利于网络的管理。事实上,一般情况下,一个网络中有一种通信协议就可以满足需要。  协议的版本。每个协议都有它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因而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的协议都有它最适合的网络环境。从整体来看,高版本协议的功能和性能要比低版本好。在选择时,在满足网络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选择高版本的通信协议。  协议的一致性。如果要让两台实现互连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它们使用的通信协议必须相同,否则中间就需要进行不同协议的转换,这不仅影响通信速度,也不利于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0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