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峰峰矿区文物保管
页数:167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10388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响堂山石窟是中国北朝晚期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群,其中尤以刻经洞的刻经及雕刻最为重要,具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所著的《北响堂石窟刻经洞(南区123号窟考古报告)》详细报告了刻经、造像的现存情况,还将海外的资料补充进去,并利用三维技术制作了石窟的复原图。
作者简介
本书由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合作完成。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是国家文物局下属单位,专职负责响堂山石窟的日常管理、保护及研究等工作。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是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与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合作研究响堂山石窟的学术机构。
本书特色
响堂山石窟是中国北朝晚期规模第一、第一代表性的石窟群,其中尤以刻经洞的刻经及雕刻最为重要,具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所著的《北响堂石窟刻经洞(南区123号窟考古报告)》详细报告了刻经、造像的现存情况,还将海外的资料补充进去,并利用三维技术制作了石窟的复原图。
目录
序
ⅰ 导论
一 刻经洞
二 研究考察史
ⅱ 北响堂石窟南区1、2、3号窟考古报告
一 覆钵丘(含1号窟)
二 石券门
三 前廊
四 2号窟(刻经洞主窟)
五 外庭及北崖面
六 3号窟(大业洞)及其他
ⅲ 北响堂石窟刻经洞的历史与艺术
一 建筑形式
二 时代与历史背景
三 近代毁坏、遗失雕刻有关研究与复原
结论
ⅳ 北响堂石窟刻经洞的佛典、偈颂和佛名
引言
一 刻经洞佛名铭刻
二 刻经洞偈颂
三 刻经洞唐邕刻经
四 普门品与涅架经
小结
ⅴ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响堂石窟考古测绘中的应用
一 响堂石窟三维数字化项目介绍及意义
二 响堂石窟三维数字化流程
三 响堂石窟三维数字化成果
附录
2号窟(刻经洞主窟)造像流失与复原一览表
初踏响堂山
磁州彭城响堂寺的石窟
南(直隶省)北(河南省)响堂山石窟踏查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
拓片
ⅰ 导论
一 刻经洞
二 研究考察史
ⅱ 北响堂石窟南区1、2、3号窟考古报告
一 覆钵丘(含1号窟)
二 石券门
三 前廊
四 2号窟(刻经洞主窟)
五 外庭及北崖面
六 3号窟(大业洞)及其他
ⅲ 北响堂石窟刻经洞的历史与艺术
一 建筑形式
二 时代与历史背景
三 近代毁坏、遗失雕刻有关研究与复原
结论
ⅳ 北响堂石窟刻经洞的佛典、偈颂和佛名
引言
一 刻经洞佛名铭刻
二 刻经洞偈颂
三 刻经洞唐邕刻经
四 普门品与涅架经
小结
ⅴ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响堂石窟考古测绘中的应用
一 响堂石窟三维数字化项目介绍及意义
二 响堂石窟三维数字化流程
三 响堂石窟三维数字化成果
附录
2号窟(刻经洞主窟)造像流失与复原一览表
初踏响堂山
磁州彭城响堂寺的石窟
南(直隶省)北(河南省)响堂山石窟踏查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
拓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