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

封面

作者:张祥龙著

页数:308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60707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儒家复现于中国,是一个充满问题和挑战的精神现象。曾经那么成功的儒家为何特别不适应西方造就的大变局,以至于在历史的瞬间丧失了自己的团体存在?儒家的生命根基何在,可作为当下和将来复活自身的源头?应该不应该重建儒教?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高科技崇拜的时代中识别儒家的原本他者性,从而为儒家寻找复兴的契机?在体制外建立儒家特区的必要性、正当性和技术可能性何在?儒家与西方的哲理及方法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此书要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乃至深化的问题。

作者简介

张祥龙,男,1949年出生于香港九龙,七七级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6年10月赴美国留学,1988年8月获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Toledo)大学硕士,1992年2月获纽约州立布法罗(Buffalo)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现象学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ISCWP)会长,美国哲学学会(APA)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担任《世界哲学》(原《哲学译丛》)、《哲学门》、《江苏社会科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论证》等刊物编委或学术委员会委员。

本书特色

  目前国内外儒学研究都进入了一个思想成果颇丰的收获期。儒家复现于中国,是一个充满问题和挑战的精神现象。从出版角度来说,整合国内外儒学出版资源,编辑出版几套全面反应国内及世界范围的儒学研究丛书,无论从专业研究还是市场价值角度都显得尤为重要。这套丛书就是当代大陆新儒家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儒教复临·儒家特征·热思

一.儒家原文化主导地位之含义――儒家复活的意识前提以及与印第安文化的对比

二.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

三.儒家哲理特征与文化间对话――普遍主义还是非普遍主义?

四.热思的特点与实现――哲学如何与人生共鸣?

第二部分:儒家的现代衰落

五.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

六.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北大校园立孔子像的建议

七.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

第三部分:儒家特区的建立与技术形态

八.成立儒家文化特区或保护区的理由与方式

九.栖居中的家何在?――非高科技的建筑现象学探讨

第四部分:孝意识

十.孝意识的时间分析

十一. 为什么个体的永生在世是不道德的?――《哈里?波特》与儒家之孝

第五部分:儒艺与直觉法

十二.《论语》中的仁与艺

十三.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象数

十四. 贺麟先生所阐发的朱子直觉方法——“虚心涵泳”的境域含义与前提

第六部分:中西比较中的儒家

十五. 海德格尔与孔子论诗的纯思想性――从“不可说”到“诗意之说”

十六. “合理信仰”的困境与儒家的“中庸至诚”

附录:儒家当代婚礼仪式――保真与从时的尝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0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