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毓秀
页数:218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051273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是教育部要求的语文必读书目,针对小学中低年级孩子编写;经典故事加精美插图,再加大字注音,是孩子文学启蒙和语文学习的必读之作。
☆【权 威 审 订】
教育部阅读总顾问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亲自作序,中南、华北、华东、东北、西北、西南六大片区教研员联合审订;
☆【无障碍拓展阅读】
逐字注音,精心批注。书中的全书导读、阅读理解、知识小窗等版块的设置扫清了阅读障碍,让孩子们有兴趣读和读上去不难。好词积累、佳句仿写版块,让孩子们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学习更多的知识。
☆【素质版名著】
根据不同的名著作品内容,提炼关键主题词,注重对儿童品格的培养。并将这一主题思想贯穿于全书。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友情、亲情、梦想、勇气、磨难等成长主题,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真正做到阅读与素质培养的完美结合。
开动脑筋和阅读小结的设置,培养儿童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好习惯。
☆【精美彩绘本】
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精美插图,生动地诠释了故事的细节,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这些思想都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资料
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
读书必须读好书,尤其是少年儿童。一篇作品被我们称之为名篇,前提是它已经经受住了漫长时间的考验。它已在时间的风雨中被反复剥蚀过而最终未能泯灭它
的亮光。
阅读让我成为一个心态健康、心灵丰富的人。希望小读者们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一本、十本、上百本上千本自己真正喜欢的书!
丛书审订 王锋 (全国小语会理事、陕西省教科所教研员)
李亮 (江苏省语文教研室教研员)
刘晓军(全国小语会理事、四川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
吴亚西(湖南省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
李莉莉(全国小语会顾问、陕西省小语会主任)
孙世梅(吉林省小语会常务理事)
本书特色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本书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 “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一直是中国独有的标志,而其中《弟子规》作为一本传世经典,不仅仅影响着古人,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它不仅仅是一本启蒙读物,同时也是所有人规范行为的经典读本。《弟子规》从居家、外出、待人、接物、学习五个方面教育儿童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全书文字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内容符合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词句带有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学习其中最有益的思想内涵,这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