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海珠
页数:292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381837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矿井的六大自然灾害,不仅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且又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处理矿井安全问题时,就应进行综合考虑,制订综合性治理方案,以有利于节能、环保和降低工程费用。例如,目前,国外在深部采矿工程中,采用一元化供水系统,即井下消防及生产用水、防尘及降温用水等,采用统一的供水系统,既简化了矿井供水系统,又能有效地解决各自的问题。又如,煤层壁注水,只要选择合适的钻孔位置、深度和密度,合适的水量和水温,不仅可以防尘、抑制瓦斯涌出、减缓冲击地压,而且还可以冷却煤层,降低工作面风流温度等。
作者简介
罗海珠,1962年8月生,江西吉水人,博士,研究员,煤炭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至“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参与编写并出版专著5部,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制订或修订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5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煤炭工业局安全生产科技奖一等奖1项,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995年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1996年被评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6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998年获辽宁省首届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抚顺市跨世纪优秀青年专家、十佳科技英才、优秀科技工作者。培养了一大批矿井火灾防控的优秀科研人才,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9名,是我国矿井火灾防控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本书特色
罗海珠著的《矿井通风降温理论与实践》在论述矿井通风降温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矿井通风降温的实际,书中所列举的实际工程,不一定是示范工程,仅是为了说明基本理论的应用方法。提高和发展矿井通风降温的科技水平,必须以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支撑,这是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观点。
目录
1矿井热交换理论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018
1.1井巷热交换过程的简化分析……………………………………………………018
1.1.1空气的含湿量分析………………………………………………………018
1.1.2热平衡方程………………………………………………………………019
1.1.3普通关系式………………………………………………………………020
1.2按热力因素计箅矿井供风量……………………………………………………022
1.2.1按井下气象条件计算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022
1.2.2按热力因素计算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026
1.2.3按热力因素计算硐室所需风量…………………………………………029
1.2.4柴油机硐室风量计算……………………………………………………029
1.3矿床的通风降温可采深度………………………………………………………030
1.3.1井底车场风流温度的简化计算…………………………………………030
1.3.2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计算…………………………………………………031
1.3.3在矿井生产水平向深部转移时的通风降温可采深度…………………033
1.4按热力因素确定巷道与采面长度………………………………………………035
1.4.1按热力因素确定巷道长度………………………………………………036
1.4.2按热力因素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038
2矿井降温热质交换设备……………………………………………………………047
2.1矿用喷淋式空气冷却器…………………………………………………………047
2.1.1在矿井降温中使用喷淋式空冷器的必要性……………………………047
2.1.2矿用喷淋式空冷器的构造和类型………………………………………049
2.1.3风流通过喷淋式空冷器的实际过程……………………………………051
2.1.4影响喷淋式空冷器热交换效果的主要因素……………………………054
2.1.5喷淋式空冷器的热工与风流阻力计算方法……………………………056
2.1.6喷淋式空冷器的结构设计………………………………………………058
2.1.7喷淋式空冷器的性能分析………………………………………………0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