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若妮主编
页数:215页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02325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缘起于北京市文物局纪检组监察处的专项征文活动,旨在于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倡的廉洁、节俭作风,宣传廉政思想。本书所讲的廉政故事,或与文物相关,或与人物相关,大多出自各位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以各单位自身的文物和收藏为依托,展露了众多珍贵文物背后不为人知的廉政故事,焕发出珍藏价值之外的警示教化意义。书中涉及很多精品文物,有些还是从未与世人见面的绝世珍品,在本书中首次以照片形式面世。本书在编排布局上,将征集而来的众多文章按照其所涉及的文物种类分类编排,也可谓是体例上的一次创新。以史为鉴,照亮前行之远途;以文为桥,贯通古今之正气。《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便由此呼之欲出,谨为廉政这一千秋大业之基石贡献出版方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张若妮,1954年6月出生,北京市人。1970年1月参加工作,1986年三月入党,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曾任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基层工作处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现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市纪委派驻市文物局纪检组组长。
本书特色
文物,作为文化精神的载体,纪实见史,无声自重。
张若妮主编的《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是北京市文物局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在文博系统组织开展征文活动中精选的部分优秀作品。该书整理的数十个历史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跨越数千年,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一以贯之尚清廉高洁的优秀传统文化。书中件件文物,是时序更替、社稷兴衰的见证者。
目录
第一编 瓷玉冰心在廉德簠簋不饬骂贪官的由来(申红宝) 飞凤形玉觿为何象征公正廉明(张振松) 青花一束莲纹盘(王燕玲) 国瓷青花“话”清廉(杨俊艳) 青花笔筒上“丙吉问牛”的故事(杨俊艳) 青莲 清廉(欧阳鑫) 乾隆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回归之途(范景龙) 西南王的捐赠(袁丹丹) 第二编 金木铜心见廉义以西周大盂鼎为鉴(尚珩) 大盂鼎–中国古代廉政的警示(张鹤) 化私为公,清廉本色–记王光英同志捐赠文物(杨涛) 钟之鉴(杨玉莲) 万世古钟,不负天下–记保明寺钟筹铸者太后李氏(顾兴立) 明剔红周敦颐爱莲图盖盒(靳彦乔) 志正则众邪不生–北京城垣背后的廉政故事(夏明明) 朱德的扁担(靳宝) 第三编 墓石古建显廉心羊续悬鱼(罗飞) 镌刻的廉洁 –北京出土墓志中的廉洁故事(于璞) “吕君墓表”的故事(徐佩仁) 皇帝建陵寝节约开支(刘少华) 观田义之墓感“厚德”(李响) 丹心照千古–杨继盛故居(高小龙) 廉以禔身–工商大学明代太监墓(郭京宁) 李文贵墓–明代士大夫廉洁自律的典范(张中华) 申时行的为官之道(周宇薇) 心苦后人知–袁崇焕祠与庙(郭京宁) 东张西望的鸱吻(袁婧) 一生不言钱–朱珪的廉政故事(邹鑫) 莫教冰鉴负初心(高小龙) 观德胜门城墙石碑记录(李曦) “香山帮”工具(宋长忠) 第四编 书法字画彰廉正《奏谳书》中的廉政文化(黄潇) 《八十七神仙卷》的收藏故事(向彬) 陶侃运甓图(许立华) 苏东坡的笑声(王淑珍) 宋荦的《西陂六景诗卷》(李文琪) 两道谕旨看雍正的节俭(王松) 《刘墉书信集》(李珮) 刘墉《行书三戒并序卷》(靳宝) 郑燮《墨竹图轴》(倪葭) 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刘燕萍) 《盗瓮图》话清廉(涂苏婷) 一双麻布鞋(王如梅) 朱德的信(霍丹琳) “阳光奥运”工程卫士–奥运场馆的招投标(李月圆) 第五编 今朝风流数廉人大黑天与廉政化身(安红坤 康蕾) 嘴下留德–“四菜一汤”话廉政(沈其顺) 两袖清风的古城恩人–于谦(高小龙) 话粮仓,警腐败–谈粮仓反腐(申妙) 走进徐悲鸿纪念馆(刘名) 艺手丹心–傅抱石先生的廉洁艺德(王梦楠) 只见公仆不见官–延安时期领导干部清廉小事(苏杭) 不以恶小而为之–记古建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张云) 文博人当以廉为宝(马佳) 一秉清风彪正气–单霁祥同志在房山(杨亦武) 出版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