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雪原
页数:2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330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定位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研究内容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横向上,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对信仰的内涵、特征、类型、功能等理论进行了梳理,进而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纵向上,在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进程以及当代中国大学生所处的信仰教育背景和信仰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究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渠道等。
作者简介
林雪原,女,1967年生,山西省岢岚县人。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哲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北京交通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主持省级课题研究4项,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15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路径探析》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颁发的“2012年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政治教化功能的转变与提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高校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获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书特色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定位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研究内容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本书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横向上,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对信仰的内涵、特征、类型、功能等理论进行了梳理,进而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纵向上,在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进程以及当代中国大学生所处的信仰教育背景和信仰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究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渠道等。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结构
三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一)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概念
一 信仰
(一)信仰的基本内涵
(二)信仰的特性
(三)信仰的类型
(四)信仰的功能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性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一)信仰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第二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环境
一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经验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环境
(一)全球化浪潮
(二)信息社会
(三)中国社会转型
第三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象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整体状况
(二)当前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问题
(一)教育者的信仰状况
(二)教育者的能力状况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分析
(二)教育者自身的问题分析
(三)社会环境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改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 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主体性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四)长期性原则
二 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
(一)创新内容选择
(二)创新内容体系
(三)创新内容表达
三 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理论灌输法
(二)情境感染法
(三)实践感知法
四 拓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渠道
(一)课堂教学教育
(二)课外实践教育
(三)校园网络教育
(四)校园生活教育
(五)组织集中教育
(六)仪式象征教育
(七)社会补充教育
(八)家庭补充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