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国藩
页数:1092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60696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他是一个实践主义的理学家。……他和小农民一样,一生一世不作苟且的事情。他知道文章学问道德功业都只有汗血才能换得来,正如小农民知道要得一粒一颗的稻麦都非出汗不可。
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也是他在我国近代史上地位的特别。他的行政用人都首重主义,他觉得政治的改革必须先有精神的改革,前清末年的官吏,出自曾文正门下者皆比较正派,足见其感化力之大。
一一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曾国藩善用人,其幕府人才济济,如左宗棠、胡林翼、彭玉嶙、塔其步等,皆一代将才,曾国藩遇之如子弟,用人不疑。处世炼猾,城府至深,喜怒不形于色,纷扰不累于怀。自律极严,不耽声色,不爱金钱,不逞奢华,行军起居唯麻衣竹器也,为当代官府罕见也。教子以慈,督弟以严,家法缕析,虽行军匆忙之间,尤弥而不废。一生笃好学问,作文每曰不辍,其文也称于时也。
一一重光《论曾国藩》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发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在文学方面,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
相关资料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他是一个实践主义的理学家。……他和小农民一样,一生一世不作苟且的事情。他知道文章学问道德功业都只有汗血才能换得来,正如小农民知道要得一粒一颗的稻麦都非出汗不可。
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也是他在我国近代史上地位的特别。他的行政用人都首重主义,他觉得政治的改革必须先有精神的改革,前清末年的官吏,出自曾文正门下者皆比较正派,足见其感化力之大。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曾国藩善用人,其幕府人才济济,如左宗棠、胡林翼、彭玉嶙、塔其步等,皆一代将才,曾国藩遇之如子弟,用人不疑。处世炼猾,城府至深,喜怒不形于色,纷扰不累于怀。自律极严,不耽声色,不爱金钱,不逞奢华,行军起居唯麻衣竹器也,为当代官府罕见也。教子以慈,督弟以严,家法缕析,虽行军匆忙之间,尤弥而不废。一生笃好学问,作文每日不辍,其文也称于时也。——重光《论曾国藩》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曾国藩一生中共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家书”。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他是一个实践主义的理学家。……他和小农民一样,一生一世不作苟且的事情。他知道文章学问道德功业都只有汗血才能换得来,正如小农民知道要得一粒一颗的稻麦都非出汗不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曾国藩善用人,其幕府人才济济,如左宗棠、胡林翼、彭玉嶙、塔其步等,皆一代将才,曾国藩遇之如子弟,用人不疑。处世炼猾,城府至深,喜怒不形于色,纷扰不累于怀。自律极严,不耽声色,不爱金钱,不逞奢华,行军起居唯麻衣竹器也,为当代官府罕见也。教子以慈,督弟以严,家法缕析,虽行军匆忙之间,尤弥而不废。一生笃好学问,作文每日不辍,其文也称于时也。——重光《论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成功的教育大师,兄弟、子孙人才辈出。誉者赞为“古今完人”,毁者骂曰“大奸大恶”,不论臧否,皆推崇家书价值。
《曾国藩家书》为全新整理本,收录最为齐全,方便阅读,是家庭教育第一书。
《曾国藩家书》按照主题选辑了曾国藩的部分家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是曾国藩一生为政、统兵、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他的家书用语平实,讲理绝不空谈,处处体现对自身及朋友、后辈在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期许,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
目录
第一章 读书.文章.学问
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与父母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廿四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七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与温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廿六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与父母书
上册
第一章 读书.文章.学问
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与父母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廿四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七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与温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廿六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八月廿一日与叔父书
……
下册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