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IT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封面

作者:唐飞

页数:208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20504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工业经济时代传统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产品竞争,依靠的是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而信息经济时代新兴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标准的竞争,依靠的竞争战略更加丰富和多彩。唐飞编著的《IT企业竞争战略研究》以新兴企业中的lT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界定了IT企业竞争的内涵,分析了IT企业竞争的特征,研究了不同技术标准之间IT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消费者协调与厂商兼容决策问题。以及同一技术标准内部lT企业的合作研发与知识产权竞争战略。最后站在国家层面。《IT企业竞争战略研究》从国际竞争的视角,为我国政府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作者简介

  唐飞男,1979年生。管理学学士(2000年).管理学硕士(2004年).管理学博士(2007年),企业管理专业副教授,企业管理咨询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拥有1年企业全职(中层)与多年企业兼职(高层)工作经验,曾经在澳洲进修酒店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企业经营与管理。

本书特色

随着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标准竞争已经取代了产品竞争,成为当今世界第一企业竞争的主导形式。唐飞编著的《IT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拟从IT企业的角度研究技术标准之间的市场竞争机制与标准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IT企业与政府如何应对标准竞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研究视角
二、理论模型
三、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一、研究框架
二、内容安排

第二章 IT企业竞争的内涵界定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IT产业的范围界定
第二节 技术标准竞争的内涵界定
一、标准与技术标准
二、技术标准竞争
第三节 技术标准竞争的特征分析
一、路径依粕
二、网络效应
三、收益递增
四、多重均衡
五、转移成本与锁定
第四节 网络效应条件下单一技术扩散模型
一、离散时间模型
二、动态模拟
三、临界容量
第五节 QwERTY键盘标准的形成与锁定
一、横向标准竞争
二、纵向标准竞争
三、案例总结

第三章 IT企业竞争中的消费者协调问题
第一节 技术标准竞争的理论原型
一、消费者之间的协调
二、厂商之间的兼容决策
第二节 消费者之间的协调问题
一、消费者协调的前提
二、理性消费者之间的协调机制
三、有限理性消费者之间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 两种不兼容技术扩散模型
一、离散时间模型
二、动态模拟
第四节 企业竞争战略
一、广告宣传
二、产品预告
三、品牌和声誉
四、渗透定价
五、出租产品
六、提供保险
第五节 早期微机操作系统的技术标准竞争
一、互补厂商之间的协调
二、消费者之间的协调
三、案例总结

第四章 IT企业竞争中的厂商兼容决策
第一节 横向兼容决策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价格竞争
三、兼容博弈
四、模型扩展
第二节 硬件软件系统兼容决策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价格竞争
三、软件博弈
第三节 纵向兼容决策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不兼容决策
三、兼容决策
第四节 有限理性条件下厂商兼容决策
第五节 两种技术之间的兼容决策
一、离散时间模型
二、动态模拟
第六节 企业竞争战略
一、技术许可
二、开放标准
三、软件投资
四、自我竞争
第七节 IBM-PC产业标准的形成
一、横向兼容
二、纵向兼容
三、案例总结

第五章 IT企业的合作研发与知识产权竞争
第一节 合作研发决策
一、基本模型
二、进一步讨论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与标准化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分类
二、知识产权与标准化
第三节 标准内部的“专利丛林”问题
一、基本模型
二、进一步讨论
第四节 企业技术联盟战略
一、联盟成员相对地位的评价方法
二、联盟成员的专利策略
第五节 GSM:标准形成过程中的内部竞争
一、标准化前期:1982~1987年
二、标准产生时期:1987-1991年
三、标准扩散时期:1991~1997年
四、案例总结

第六章 我国政府应对国际竞争的策略建议
第一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现状
二、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第二节 加强反垄断立法
一、中国反垄断立法现状
二、发达国家的反垄断立法情况
第三节 资助共性技术
一、共性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二、世界各国的共性技术政策
附录 计算机动态模拟数据
参考文献

节选

  2.管理标准即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业务内容、职责范围、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质量以及考核奖惩方法所规定的标准。管理标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组织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业务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3.服务标准即对某项服务各环节需要达到的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服务标准既包括有形产品的售后服务标准,也包括交通运输、金融、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行业标准。  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IT企业的技术标准竞争,因此下面我们主要阐释技术标准的涵义。  (二)技术标准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所谓技术标准是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一定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要求或进入市场的要求。Tassey(1997)认为,技术标准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工厂获得了规模经济,市场得以平等且有效地实行交易;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基础设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  根据高波(2007)的观点,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技术标准发展浪潮。第一次浪潮始于18世纪末期,惠特尼(Whitney)利用标准化的原理实现生产分工、产品零部件标准化,两年内制造出10000支来福枪,首开近代标准化先河。零部件的标准化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次浪潮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产品和生产复杂性的增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了保证生产的协同、产品的衔接和贸易的顺利进行,迫切需要更多的技术标准来克服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三次浪潮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球互联互通的要求越发迫切,把技术标准化的浪潮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书对IT企业技术标准竞争的研究正是基于第三次标准化浪潮的背景而进行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IT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9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