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普通逻辑学

封面

作者:闫坤如著

页数:278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68070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成及其思维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几千年的人类认识史和科学史上,逻辑一直是在人们思维认识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方法和工具。《高等学校语言文学教材系列:普通逻辑学》系统地介绍了逻辑学基础知识,避免专业化和应试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逻辑学知识;二是系统性;三是便于教师教学。

本书特色

《普通逻辑学/高等学校语言文学教材系列》编著者闫坤如。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成及其思维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几千年的人类认识史和科学史上,逻辑一直是在人们思维认识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方法和工具。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逻辑学基础知识,避免专业化和应试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逻辑学知识;二是系统性;三是便于教师教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逻辑和逻辑学
第二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逻辑学的性质
第四节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及方法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第四节 限制和概括
第五节 定义
第六节 划分

第三章 性质判断及其直接推理
第一节 判断概述
第二节 推理及其逻辑特征
第三节 性质判断及其推理
第四节 性质判断的变形推理

第四章 三段论推理和关系推理
第一节 三段论推理
第二节 关系判断及其推理

第五章 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第一节 复合判断及其构成
第二节 联言判断及其推理
第三节 选言判断及其推理
第四节 假言判断及其推理
第五节 负判断及其推理
第六节 其他常见的复合判断的推理

第六章 非演绎推理
第一节 归纳推理
第二节 类比推理
第三节 回溯推理

第七章 模态判断及其推理
第一节 模态判断
第二节 模态推理

第八章 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同一律
第二节 不矛盾律
第三节 排中律
第四节 充足理由律

第九章 论证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第二节 论证的种类
第三节 论证的规则
综合测试题一
综合测试题二
综合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
综合测试题二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节选

  二、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  逻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古希腊、古中国和古印度是它的三个发源地。早在两千多年前,这三大古国的学者们就有了各自的逻辑学思想。  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西方逻辑学具有相对完整的历史。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学者对逻辑学的演绎、归纳、定义划分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古希腊学者对逻辑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的佼佼者当属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被称为“逻辑学之父”,其是古典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个全面、系统、自觉地研究了人类的逻辑思维问题。在总结、概括当时各门学科成果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以反对诡辩为目的,创立了以三段论为中心,包括论辩的、分析的、非分析的、归纳的本体论的逻辑学。他著作颇多,在《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辩谬篇》中,亚里士多德研究了概念、判断、三段论等逻辑内容。在《形而上学》中研究了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等逻辑规律,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对逻辑学中的判断逻辑进行了研究,推动了传统逻辑学的发展和完善。  中世纪,为教会服务的经院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逻辑学也成为论证上帝存在的工具。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实践科学的繁荣,演绎逻辑的不足日益显现,归纳逻辑的意义日益凸显。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创建了归纳逻辑。归纳法得到了笛卡尔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并由穆勒将归纳方法系统化,提出了寻找因果关系的五种归纳方法,即“穆勒五法”。自此,归纳方法作为和演绎方法同等地位的逻辑学方法进入了逻辑学体系。  德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了用数学方法处理逻辑问题的设想,为现代数理逻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经过布尔、弗雷格、罗素、怀特海等学者的努力,数理逻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得以确立并日渐成熟,且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而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思想活跃,当时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纵横论辩的文化繁荣,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以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为代表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的论辩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逻辑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墨家学派。墨子在《墨经》中提出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普通逻辑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9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