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贾琦
页数:235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2030840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下一个乔布斯是谁》全面解读贝索斯不断征服强敌的管理之道与企业文化,发掘亚马逊与苹果、谷歌、微软混战的商战要诀,揭秘亚马逊收购当当不成赌气并购卓越却在之后的竞争中输给当当以致俞渝致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抨击亚马逊业绩谎言的内幕,同时结合中国企业与市场运营特色进行对比分析,反思贝索斯经营理念的成败得失,帮助读者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经营管理之道。
作者简介
贾琦,麦思文化中心创立者,专注财经人物写作,已参与多部商业人物传记、经管类书籍创作,如《曾国藩成败启示录》、《胡雪岩成败启示录》、《星巴克之父》、《马化腾的人生哲学》等。
本书特色
1.贝索斯的创业历程是世界电子商务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壮大。作者侧重于解析贝索斯的经营理念而不是介绍其生平经历,并结合中国企业与市场运营特色分析其成败得失,反思为什么一个叱咤全球的巨鳄进入中国反而水土不服。
2.本书突破以往商业人物类图书“千人一面”的模式,通过“番外”篇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全面立体、有血有肉的贝索斯。一改常规的叙述方式,轻松幽默的笔调提高文本本身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横空出世
1. 拒绝诱惑告别华尔街
2. 胆商
3. 被质疑的实干家
4. 隐忍与坚持
5. 主营图书:窥见市场盲点
第二章 电商大亨的崛起之路
1. 模式确立是关键
2. 初步赢利很重要
3. 规模赢利最靠谱
4. 他为什么能行?
5. 贝氏法则
第三章 大战略
1. 钓大鱼的方法就是放长线
2. 致股东信
3. 用户总是对的
4. 既要懂得领跑,还得能坚持
5. 立足原点,发散外围
6. 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第四章 冲出亚马逊
1. 收购打入中国市场的招数
2. 现在骨感,未来丰满?
3. 做投资者眼中的潜力股
4. 模仿的目的是超越
第五章 欲望永不眠
1. 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
2. 亚马逊的存在是个必然
3. 市场需要被破坏
第六章 破坏之王的挑战
1. 创新之路:敢于打破常规
2. 颠覆之举:令人咋舌的管理方略(一)
3. 颠覆之举:令人咋舌的管理方略(二)
4. 勇者之心:与强者对垒
第七章 谁是王者?
1. 后乔布斯时代
2. 亚马逊的线下对手
3. 亚马逊?苹果?微软混战
番外(一)
1. 贝索斯是怎样炼成的?
2. 一个真实的亚马逊
3. 三种文化
4. 顽童老板
5. 今日贝索斯和他的使命
番外(二)
1. 实体书店如何突围?
2. 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节选
第一章 横空出世 1.拒绝诱惑告别华尔街 相信你一定知道纽约,它是美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在纽约市的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一直延伸到东河,有一条不起眼的街道,它狭窄、短小,全长仅500多米,但你千万别因此而小瞧了它!美国的摩根财团、“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以及杜邦财团等公司的总部都在这里。这还不算,像举世闻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也都一股脑儿地排列在这条街两旁。 没错,你猜对了,它就是华尔街! 有人说,一只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用不了多久,美国得克萨斯州就会刮起一场龙卷风。 而在华尔街,哪怕是一个极微小的变动,都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金融风暴。 如今,“华尔街”一词已经超越了这条街道本身,它主导着整个美国的经济命脉,对全球经济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但我们现在要说的并不是这条世界上最牛的街道,也不是繁华璀璨的大都市纽约。 真正的主角是一个叫杰夫?贝索斯的男人! 如果你对这个名字陌生,那么,你一定听说过“亚马逊商城”,说不定你还是他的忠实用户。 这座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也是全球经营最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它的创始人正是贝索斯。此外,在故事开始之前,有一点需要交代,这本书不全是贝索斯的生平经历,它渗透出的更多内容,是贝索斯眼下所拥有的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这一点很关键。 1986年,贝索斯刚刚毕业。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贝索斯先后收到了来自英特尔公司和贝尔实验室的邀请函,这对很多应届毕业生而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贝索斯置周围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于不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些诚挚的邀请。 这正是贝索斯的独特之处目标明确,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终其一生,贝索斯似乎从未在什么事情上有过犹疑。若更深入探析,你也可能会了解贝索斯对于诱惑并不着迷。 接下来,更加让人惊诧的是,贝索斯选择了纽约一家刚刚成立的小公司。对于一些信奉“打死都不到小公司就职”的人而言,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贝索斯确确实实这样做了。 这家公司的创办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几个教授。对于教授来讲,能够选择创业,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在当时,这些在世俗的观念里只会教书的老学究们突发奇想,打算为贸易公司建立一个世界网络,使他们的跨境证券贸易更顺畅。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和举措,尤其是当时电子商务还没有兴起,所以,这几个教授算得上是网上贸易的先驱,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可是,大众的思维没法一下子转过弯来,甚至对于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抱有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因此,这几个老学究的构想,在当时很多人眼里,说得好听点是“异想天开”,说得难听点,就是扯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