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民法总则

封面

作者:杨立新

页数:38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18557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本书以法律关系的要素为基本框架,既清晰介绍民法学的体系结构,又深入浅出阐述民法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全书分为四编:一是民法总则概述,主要介绍民法的一般性知识,强调民法以民事法律关系作为基本方法,阐释民法的结构和规则体系及适用方法。二是介绍法律关系主体,对法律关系主体的规则进行详细阐明。三是阐释法律关系客体,主要介绍物的概念和类型。四是论述法律关系内容,全面介绍民事权利与义务,说明与请求权对应的民事责任,以及与民事权利变动相关的取得时效和其他期间的规则。
作者精研民法三十多年,并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不仅深谙民法精髓,而且能准确把握教学需求,本书即专为课堂教学打造的力作。全书内容精当、语言平实,每个章节配以经典案例,尤为适合作为民法入门教材。

作者简介

杨立新,1952年1月生,山东省蓬莱县长山岛(今长岛县)人,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会长、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中国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等兼职教授。代表性著作有:《人身权法论》、《侵权法论》、《物权法》、《债与合同法》、《人格权法》、《家事法》、《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法》、《杨立新民法讲义(七卷本)》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发表论文400余篇。很多著作、论文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和意大利文在海外发表。

本书特色

杨立新专著的《民法总则》是法律院校民法学科的教学重心,是研究民法典总则部分的基本教材。目前,我国还没有《民法总则》这部法律,但《民法通则》在实际上就是民法总则。目前,《民法总则》已经纳入国家立法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我国的法律。因此,在法律院校强化《民法总则》的教学和研究,对于加强我国法治,完善我国民法的立法和司法,培养民法的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书作为《民法总则》的教科书,是以法律关系的要素为基本线索,进行结构的设计。

目录

A 编民法总则概述
章 民法与民法总则
节 民法概述
第二节 民法总则在民法典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及抽象规则
节 民法的基本方法是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民法总则的任务
第三章 民法结构与民法规则
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内容和结构
第二节 民法规则的概念和体系
第三节 民法的最高规则
第四节 民法的基本规则
第五节 民法规则适用

B 编法律关系主体
第四章 自然人
节 自然人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节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第四节 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住所
第五节 特殊的自然人
第五章 监护
节 监护概述
第二节 监护法律关系
第三节 监护权
第四节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老年监护制度
第六章 法人
节 法人概述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
第三节 法人的成立与终止
第四节 法人的机关与住所
第七章 合伙与其他组织
节 合伙概述
第二节 合伙财产
第三节 其他组织

C编 法律关系客体
第八章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节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概述
第二节 人身利益
第三节 财产利益一
第九章 物
节 物的概念及传统类型
第二节 物的类型化的必要性
第三节 不同类型的物

D编 关系内容
第十章 民事权利与义务
节 民事权利概述
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保护
第四节 民事义务
第十一章 法律行为
节 法律行为概述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状态
第五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十二章 代理
节 代理概述
第二节 代理权
第三节 无权代理
第四节 表见代理
第五节 间接代理
第十三章 权利保护请求权与抗辩权
节 请求权的概念与基本作用
第二节 权利保护请求权的重要性
第三节 权利保护请求权的基本内容和关系
第四节 抗辩与抗辩权
第十四章 民事责任
节 民事责任概述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
第三节 民事责任方式
第十五章 时效与期间
节 时效概述
第二节 取得时效
第三节 诉讼时效
第四节 除斥期间
第五节 期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民法总则》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9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