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脊柱外科学

封面

作者:陈仲强、刘忠军、 党耕町 主编

页数:84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1171723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脊柱疾患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脊柱疾病的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争议焦点多,手术风险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辅助影像诊断技术和新的治疗理念及方法不断出现,有力地推动了脊柱外科的进步,提高了治疗水平。

  我国的脊柱外科近三十年有了快速的发展,各种诊疗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但是,对于脊柱各种疾病的自然转归的了解、脊柱疾病诊断与治疗系统的把握、手术治疗指征的确立和手术技术的合理应用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的诊疗技术的合理应用与评价经常令人困惑,成为争论焦点,这些都需要深入的临床研究和较长h?1、司的临床实践予以证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脊柱外科,在国内较早应用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世纪60年代率先开展了颈椎病系统的研究与外科治疗,随后在脊柱肿瘤、胸椎管狭窄症、脊柱后凸畸形等其他领域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具有北医三院风格特点、临床上安全有效、较为全面系统的实践经验,并为同行所关注。为此,笔者在北医三院骨科多年来的脊柱外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此书,供大家分享。

  本书的编写力求简练,突出重点,注重实用;在反映各个领域近年来研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同时体现北医三院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清晰概述脊柱各种疾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的同时,又通过典型病例讨论方式以便于更好理解。本书既适用于指导中青年骨科医师临床工作,也有益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参考。

本书特色

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主编的《脊柱外科学》关注了脊柱外科学的完整性。将它的基本理论、诊疗方法与技术作为基础,列为一篇,作简要而系统的介绍;在常见疾病的介绍中,较大篇幅地描写疾病的发病状况,讨论其病因及病理机制。所有这些意在强调脊柱外科学具有系统理论、专门知识与其独特技术,是一门独立而完整的学科。任何从事这一专业的专科医师都应系统地掌握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脊柱外科的临床实践与创新离不开它的理论指导。对脊柱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诊疗方法与技术的选用都不能脱离相关理论依据。单纯技术观点是不可行的,也是有害的。任何先进的诊疗技术都有针对性和局限性。只有在理性认识疾病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才能发挥技术的作用。这些道理,似乎人人皆知。然而,本书中对这一众所周知的道理似乎有意地大声宣扬。这正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目录


第一篇 脊柱外科学基础
 第一章 脊柱的发生与形成
  第一节 脊柱的发生
  第二节 脊椎的形成
  第三节 脊柱的发育
  第四节 椎问盘的发生和发育
  第五节 脊柱的先天性畸形
 第二章 脊柱外科应用解剖
  第一节 脊柱骨与关节 
  第二节 脊髓
  第三节 脊髓的血供
 第三章 脊柱生物力学与运动学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力学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脊柱生物力学
  第四节 脊柱运动学
 第四章 脊柱外科病史与物理检查
  第一节 病史
  第二节 物理检查
 第五章 脊柱的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脊柱x线
  第三节 脊柱疾患的ct检查
  第四节 脊柱疾患的mr检查
  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在常见脊柱疾患的应用
  第六节 脊柱疾患的核医学影像诊断
 第六章 脊柱疾患的病理学检查
  第一节 骨疾患的主要基本病理学概念
  第二节 脊柱常见非肿瘤性病变和瘤样病变
  第三节 脊柱常见原发性肿瘤
  第四节 脊柱转移性肿瘤
 第七章 肌电图及神经电生理检测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篇 椎间盘退变性脊柱疾患
第三篇 脊柱创伤
第四篇 脊柱与脊髓畸形
第五篇 脊柱肿瘤
第六篇 记住感染与其他炎性疾病
索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脊柱外科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8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