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枝繁叶茂-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

封面

作者:(德)海因利希·盖格尔著

页数:168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8109645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枝繁叶茂: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将通过与近代史事件、文化史和精神史的背景,来阐明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历史是靠内在的能动性,并非所有音乐文化都有这种能使自己的音乐文化普遍化的能动性。为什么中国音乐有时候能与西方音乐共生,有时候则否?我的讲述经常离开了狭义上的音乐史,但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西方音乐在中国的这个发展过程开始了她的普遍化,尽管它有时总一再由于政治缘故或间隔停滞、或由各种最不同方式的文化对抗成为一种负担。

本书特色

海因利希·盖格尔编著的《枝繁叶茂(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以“根”和“枝”的概念准确地报道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第一章概述了西方与中国、外与内的关系。第二章、第五章谈的是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历史。第三章、第四章谈基本特性。第六章介绍了传统的中国音乐形式、文人音乐,旨在从交流中较强中国音乐自身。本书通过与近代史事件、文化史与精神史的背景,来阐名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历史是靠内在的能动性,并非所有音乐文化都有这种能使自己的音乐文化普遍化的能动性。

目录


前言
1.“外”和“中”——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
 时间模式:“中”和“外”之间的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
2.“根”和“枝”——第一次鸦片战争直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
 “根”
 “主干”:上海
 题外话:上海市工部局乐队的历史、结构、纲领
 “主干”和“分枝”:上海、哈尔滨、北京及各位音乐家的生活道路
3.“洋为中用”——西方古典音乐在共产主义的中国(1949年~1978年)
 1949年后中国音乐的两个阶段
 “文化”和文化大革命
 样板戏及其京剧的发展
 折断了的“枝”
 多样化在中国——历史回顾
 开始扎根:“新音乐”
 延安精神
 “洋为中用”
 歌曲
4.明星的时刻——西方古典音乐在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的中国
 意识形态和实践的差异-1978年后从缝隙间发展的西方古典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及反思民族身份:爱国主义和民族声誉
 世界一体化——文化的差异
 贝多芬回来了
 公共精神的殿堂
 新潮音乐
 触及思想与创新——世界音乐关联域中的中国音乐(谭盾)
 屋漏偏逢雨——中国音乐与市场经济
 “我”的新迷信
 崇拜与冷眼——新星
 新、老英雄模范
5.两位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播者——德理格和谭抒真
 接近和陌生——中国历史与外国人打交道
 从皇宫到教会学校
 德理格(1670年~1746年)
 时异境迁:从德理格到谭抒真
 谭抒真(1907年~2002年)
 附录:小提琴及其制作在中国
6.音乐是快乐——论中国音乐的“中国性”
 新音乐的折衷主义、音乐的智慧、断裂的认同
 音乐里的中国智慧从何而来?
 中国音乐的基本特性
 音乐的意义
 中国音乐的普遍性和“中国”性
 文人音乐和钟子期的故事
7.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枝繁叶茂-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8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