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菊春主编
页数:163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38720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通过两年的深入科学考察,了解到这里是华北植物区系、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及长白植物区系的交错地带,植物区系成分以及动物种类复杂,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经过调查总结,这里森林群落类型多样、结构组成复杂,是自新中国成立后很少受破坏的一片净土,更可贵的是在低海拔,甚至海拔不及300m的浅山,都分布有未受破坏的大片的核桃楸林(年龄70~80年)与大片的侧柏林(100~200年),在远山、中山地带有大面积的紫椴林和块状分布的黄檗林,这在暖温带的华北山地已是难以见到的。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人参、紫椴、黄檗和野大豆,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l3种。保护区野生动物丰富,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黑鹳、东方白鹳、鸳鸯、红隼、雕鹗等24种,辽宁省重点保护动物120种。青龙河从保护区中间穿过,即便在干旱季节流量仍达6~7m3/s,一些滩涂与一级阶地的草甸水域湿地,加之复杂的崇山峻岭地形,孕育了保护区较高的动植物多样性与复杂的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周边的乡镇也有着良好的环境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地区就从未发生过严重干旱与洪涝及泥石流的灾害。因此,当地群众也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自2001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各乡镇与村委会及社区居民更加重视保护工作,既无人为破坏更无森林火灾。
本书特色
罗菊春编著的《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是在科考队有计划地深入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野生动物、植物调查与两次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报告,主要介绍了该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大型真菌、旅游资源,以及保护区社会经济、保护区管理及保护区评价等内容,为该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目录
前 言
第1章总论
1.1自然地理概述
1.2植物资源
1.3动物资源
1.4旅游资源
1.5历史沿革和社区概况
1.6保护价值综合评价
第2章自然环境
2.1地理位置
2.2地质地貌
2.3气候条件
2.4水文与水资源
2.5土壤特征
第3章植物资源
3.1植物区系
3.2资源植物及分布
3.3植被分类及植被类型特征
第4章野生动物资源
4.1动物种类及多样性
4.2兽类
4.3鸟类
4.4两栖爬行类
4.5鱼类
4.6动物资源价值
4.7保护管理建议
第5章大型真菌
5.1大型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
5.2大型真菌资源
第6章旅游资源
6.1自然旅游资源
6.2人文旅游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