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延礼
页数:405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328777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生于福建闽县,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解读秋瑾(下)》(作者郭延礼)生动翔实地展现了秋瑾作为女性思想解放运动先驱者、杰出的革命家和女诗人的光辉形象。
本书特色
《解读秋瑾》作者在广泛占用资料的基础上,从 思想解放和妇女运动的角度对秋瑾进行文化解读和资 料整理,生动翔实地展现了秋瑾作为女性思想解放运 动先驱者、杰出的革命家和女诗人的光辉形象。全书 共六部分:一、秋瑾生平及其活动;二、秋瑾思想及 其文学活动研究;三、《秋瑾集》外诗辑;四、悼念 秋瑾的诗文和纪事;五、秋瑾所拟章程、启事、广告 及其所编杂志目录;六、秋瑾研究资料目录索引。一 、二部分为上册,三至六部分为下册。
《解读秋瑾(下)》为下册。
《解读秋瑾(下)》的作者是郭延礼。
目录
秋瑾年谱简编
秋瑾文学论稿
绪言
第一章 秋瑾的时代和她革命的一生
第二章 一位叛逆女性的心声
秋瑾诗词研究之一
第三章 反帝爱国的战歌
秋瑾诗词研究之二
第四章 民主革命的号角
秋瑾诗词研究之三
第五章 孤独、悲凉及其他
秋瑾诗词研究之四
第六章 秋瑾诗词的艺术风格
秋瑾诗词研究之五
第七章 秋瑾文的思想与艺术
第八章 秋瑾的弹词《精卫石》
第九章 两位女诗人,一对莫逆交
秋瑾和徐自华
第十章 秋瑾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结语
秋瑾生平考
一 秋瑾生年考
二 秋瑾入京考
三 秋瑾非二次进京考
四 秋瑾首次东渡考
五 秋瑾在日本重兴共爱会及其时间考
六 秋瑾首次返国时间考
七 秋瑾入光复会先于入同盟会考
八 秋瑾参加同盟会时间考
九 秋瑾二次返国时间考
十 秋瑾未曾任教明道女学考
十一 秋瑾离浔溪时间考
十二 秋母逝世时间考
十三 秋瑾归国后曾否回湘潭及其时间考
十四 秋瑾与王金发在大通诀别时间考
十五 清军围剿大通领队非李益智考
十六 秋瑾就义确为六月初六考
附录一秋瑾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一 专书
二 论文及单篇文章
附录二
一 徐锡麟
二 吴芝瑛传节录
三 吴芝瑛
四 徐自华传
五 记徐寄尘女士
六 王灿芝小传
七 实践女学校附属清国女子(师范工艺)速成科规则
八 日本留学女生《共爱会章程》
九 实行共爱会改良章程
十 演说练习会简章
十一 《白话》目录
十二 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告
十三 《中国女报》目录
十四 秋瑾故乡绍兴清末民初政治文化单位旧址调查摘录
秋瑾文学论稿
绪言
第一章 秋瑾的时代和她革命的一生
第二章 一位叛逆女性的心声
秋瑾诗词研究之一
第三章 反帝爱国的战歌
秋瑾诗词研究之二
第四章 民主革命的号角
秋瑾诗词研究之三
第五章 孤独、悲凉及其他
秋瑾诗词研究之四
第六章 秋瑾诗词的艺术风格
秋瑾诗词研究之五
第七章 秋瑾文的思想与艺术
第八章 秋瑾的弹词《精卫石》
第九章 两位女诗人,一对莫逆交
秋瑾和徐自华
第十章 秋瑾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结语
秋瑾生平考
一 秋瑾生年考
二 秋瑾入京考
三 秋瑾非二次进京考
四 秋瑾首次东渡考
五 秋瑾在日本重兴共爱会及其时间考
六 秋瑾首次返国时间考
七 秋瑾入光复会先于入同盟会考
八 秋瑾参加同盟会时间考
九 秋瑾二次返国时间考
十 秋瑾未曾任教明道女学考
十一 秋瑾离浔溪时间考
十二 秋母逝世时间考
十三 秋瑾归国后曾否回湘潭及其时间考
十四 秋瑾与王金发在大通诀别时间考
十五 清军围剿大通领队非李益智考
十六 秋瑾就义确为六月初六考
附录一秋瑾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一 专书
二 论文及单篇文章
附录二
一 徐锡麟
二 吴芝瑛传节录
三 吴芝瑛
四 徐自华传
五 记徐寄尘女士
六 王灿芝小传
七 实践女学校附属清国女子(师范工艺)速成科规则
八 日本留学女生《共爱会章程》
九 实行共爱会改良章程
十 演说练习会简章
十一 《白话》目录
十二 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告
十三 《中国女报》目录
十四 秋瑾故乡绍兴清末民初政治文化单位旧址调查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