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瑞华著
页数:257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47380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菲利普·拉夫(1908—1973),美国著名社会—文化批评家。《党派评论》创始人、主编。生于乌克兰,后移居美国。拉夫关注文学、政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作品有《意象与思想》(1949)、《神话与源泉》(1965)、《文学与第六感》(1969)等。作为主编,拉夫将《党派评论》打造成纽约知识分子的喉舌,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文化刊物。
本书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拉夫的生平、生活,拉夫创办的重要文学、文化刊物《党派评论》,以及拉夫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政治及文学思想;是一部国内少有的介绍纽约知识分子重要的人物拉夫的基础而全面的专著。
作者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美国文明方向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美国文明研究,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相关资料
拉夫是《党派评论》的统帅,他“经营杂志就像党的领袖或议会领袖……杂志是他个性,或者说,他身体的延伸。
——欧文·豪
拉夫的离去,加上同时期威尔逊和w.h.奥登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文化时代的结束,一个有质量的批评时代的结束。
——艾伦·莱查克
本书特色
1. 菲利普拉夫是纽约知识分子舆论工具《党派评论》的创始人,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文学批评家。
2. 拉夫的批评很具道德责任,反映了一位公共知识分子对艺术的审美与政治关怀。
3.
本书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拉夫的生平、生活,拉夫创办的重要文学、文化刊物《党派评论》,以及拉夫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政治及文学思想;是一部国内少有的介绍纽约知识分子重要的人物拉夫的基础而全面的专著。
目录
前言
一 拉夫的生活经历
1.飘泊不定的早期生活
2.激进主义与《党派评论》
3.《党派评论》内部的分歧
4.个人感情生活
5.20世纪50年代逐渐“进入”美国
6.20世纪60年代的沉默与“再生”
7.波士顿的最后几年
二 拉夫与《党派评论》
1.《党派评论》的编辑宗旨
2.《党派评论》的编辑原则
3.《党派评论》的机构化建设
4.《党派评论》的经济来源
三 拉夫的政治思想
1.激进主义的思想基础
2.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2.1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2.2文学的现代主义运动
3.共产主义的堕落与蜕变
3.1反斯大林主义
3.2战后的反共主义
四 拉夫的文学思想
1.批评与批评“理论”
1.1批评与批评的目的
1.2批评方法
1.3批评对象与批评手段
1.4批评的基本原则
2.创造性矛盾:对欧洲现代主义作家的批评
3.经验与思想的对立:美国文学批评之一
4.“第六感”与“时代潮流”:美国文学批评之二
4.1自然主义
4.2无产阶级文学
4.3对神话~象征的猎取
4.4形式主义的新批评
5.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品质
五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主要译名英汉对照表
菲利普·拉夫大事年表
后记












(英文原版影印)-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24/20241204/3/B946242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