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卫华
页数:28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308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术文库: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近代报刊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条主线是清末立宪思想的萌芽、发展及衍变。这两条主线的发展基本同步且又交织在一起,合为一个大的发展脉络,从而揭示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报刊媒介与立宪思想、立宪思潮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在这一脉络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术文库: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从纵向的角度为读者呈现了关于清末立宪思想、立宪思潮以报刊媒介为载体的传播机制问题,又从横向的角度将各种报刊加以细化,并以其与立宪思想、思潮影响的大小和关系远近为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多维度地揭示了近代报刊与清末立宪思潮的关联与互动。此外,作者意识到政治环境对报刊传播媒介和社会思想发展的制约,因此辟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二者发展的自由空间。作者的这一思考对政治环境与舆论环境的互动关系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卫华,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历史学博士,新闻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近代传媒与中国社会转型等领域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博士后基金特等资助、教育部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4项。
本书特色
李卫华编著的《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尝试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近代史研究,从近代报刊传媒与社会思潮发展互动的角度,解读清末社会剧烈变革的内在动力。近代报刊媒介和立宪思想,是清末社会出现的新事物。近代国人报刊传媒从开始出现到发展壮大与立宪思想由萌芽、发展,再到汇聚成社会思潮基本保持同步,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近代报刊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工具,加速了立宪思想的传播并促其迅速形成社会思潮;由立宪思想带来的政治变革为报刊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并为报刊媒介的传播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二者的结合加速了社会变革的步伐,并引起清末社会剧烈变迁。从近代报刊这一新式媒介(区别于传统书籍)的角度角分析近代社会转型动力以及对报刊传媒与社会思潮的互动对社会变迁影响的探讨,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也极具借鉴意义。
目录
第五章 报刊的传播与立宪的播布第一节 传播的路径与覆盖范围一 报刊传播依赖的基础设施:铁路与航运二 报刊埠外的发行渠道与立宪思想的传播路径三 报刊埠内外发行销售四 报刊媒介和立宪思潮传播的地域、覆盖的范围第二节 受众分析及立宪思想的传播效果一 影响受众阅读报刊的因素二 国民的阅报习惯和阅报风气三 从传播学角度看立宪思想传播的社会效果第六章 报刊传媒激扬的立宪思潮与社会变迁第一节 立宪下的公共舆论与专制制度的结束一 报刊传媒话语的改变二 政府成为被讨论的对象三 传递民众的不满情绪第二节 从动员民众的阶层及效果看清亡后民主发展一 官绅士大夫阶层二 学堂学生与留日学生三 农民、工人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李卫华编著的《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尝试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近代史研究,从近代报刊传媒与社会思潮发展互动的角度,解读清末社会剧烈变革的内在动力。近代报刊媒介和立宪思想,是清末社会出现的新事物。近代国人报刊传媒从开始出现到发展壮大与立宪思想由萌芽、发展,再到汇聚成社会思潮基本保持同步,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近代报刊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工具,加速了立宪思想的传播并促其迅速形成社会思潮;由立宪思想带来的政治变革为报刊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并为报刊媒介的传播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二者的结合加速了社会变革的步伐,并引起清末社会剧烈变迁。从近代报刊这一新式媒介(区别于传统书籍)的角度角分析近代社会转型动力以及对报刊传媒与社会思潮的互动对社会变迁影响的探讨,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也极具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