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

封面

作者:李卫华

页数:28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308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术文库: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近代报刊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条主线是清末立宪思想的萌芽、发展及衍变。这两条主线的发展基本同步且又交织在一起,合为一个大的发展脉络,从而揭示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报刊媒介与立宪思想、立宪思潮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在这一脉络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术文库: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从纵向的角度为读者呈现了关于清末立宪思想、立宪思潮以报刊媒介为载体的传播机制问题,又从横向的角度将各种报刊加以细化,并以其与立宪思想、思潮影响的大小和关系远近为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多维度地揭示了近代报刊与清末立宪思潮的关联与互动。此外,作者意识到政治环境对报刊传播媒介和社会思想发展的制约,因此辟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二者发展的自由空间。作者的这一思考对政治环境与舆论环境的互动关系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卫华,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历史学博士,新闻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近代传媒与中国社会转型等领域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博士后基金特等资助、教育部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4项。

本书特色

李卫华编著的《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尝试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近代史研究,从近代报刊传媒与社会思潮发展互动的角度,解读清末社会剧烈变革的内在动力。近代报刊媒介和立宪思想,是清末社会出现的新事物。近代国人报刊传媒从开始出现到发展壮大与立宪思想由萌芽、发展,再到汇聚成社会思潮基本保持同步,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近代报刊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工具,加速了立宪思想的传播并促其迅速形成社会思潮;由立宪思想带来的政治变革为报刊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并为报刊媒介的传播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二者的结合加速了社会变革的步伐,并引起清末社会剧烈变迁。从近代报刊这一新式媒介(区别于传统书籍)的角度角分析近代社会转型动力以及对报刊传媒与社会思潮的互动对社会变迁影响的探讨,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也极具借鉴意义。

目录

绪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一 清末报刊之研究现状二 立宪思潮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第三节 几个问题说明一 关于研究方法二 关于研究资料三 几个概念说明第一章 清末政府对报界及思想的控制第一节 清末报律的制定及作用一 对报律的呼吁及报律出台二 报律的颁布并逐步完备三 报律对报刊传媒的作用第二节 行政控制及以舆论制舆论一 行政手段二 以舆论制舆论第二章 报刊传媒对立宪思想的宣传第一节 清末报刊发展概况一 传统报纸的存在与新式报刊的创办二 国人办报的开始及清末报业的迅速发展三 清末报刊发展原因及特点第二节 报刊媒介与萌发时期的立宪思想一 《万国公报》对西方民主思想的介绍和立宪意识的萌芽二 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与王韬的《循环日报》三 立宪思想传播的影响和在历史上的地位第三节 维新前后报刊的宣传与立宪思想的发展一 宣传维新的报刊二 君民共主思想的宣传三 立宪民主思想传播的范围与影响的阶层四 戊戌时期报刊立宪思想宣传的特点五 维新报刊宣传立宪思想的意义第三章 报刊传媒对立宪思潮的催生及立宪思潮的高涨第一节 报刊的迅速发展与立宪思潮的形成一 《清议报》与立宪思想的发展二 《新民丛报》的创刊与立宪思想的发展三 《新民丛报》等报刊的鼓吹与立宪思潮的形成第二节 报刊的持续鼓吹与立宪思潮的高涨一 立宪思潮形成后报刊的发展情况二 报界对立宪的呼吁与政府预备立宪三 预备立宪时代的立宪宣传四 立宪与革命的辩驳五 革命后的立宪努力第四章 各类报刊在立宪思潮中的作用第一节 政论报刊的核心引领地位一 立宪思潮的发起者与引导者二 君主立宪的理论供给三 为立宪思潮积聚力量第二节 非政论立宪报刊与立宪宣传一 立宪思潮的推动者二 立宪舆论的营造者三 与康、梁等立宪人士之联系第三节 官报与立宪一 清末官报发展状况二 官报创设动机与刊载内容分析三 官报对立宪思潮发展的意义第四节 白话报及其他报刊的辅助之力一 白话类报刊二 革命报刊三 小说、小报
第五章 报刊的传播与立宪的播布第一节 传播的路径与覆盖范围一 报刊传播依赖的基础设施:铁路与航运二 报刊埠外的发行渠道与立宪思想的传播路径三 报刊埠内外发行销售四 报刊媒介和立宪思潮传播的地域、覆盖的范围第二节 受众分析及立宪思想的传播效果一 影响受众阅读报刊的因素二 国民的阅报习惯和阅报风气三 从传播学角度看立宪思想传播的社会效果第六章 报刊传媒激扬的立宪思潮与社会变迁第一节 立宪下的公共舆论与专制制度的结束一 报刊传媒话语的改变二 政府成为被讨论的对象三 传递民众的不满情绪第二节 从动员民众的阶层及效果看清亡后民主发展一 官绅士大夫阶层二 学堂学生与留日学生三 农民、工人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李卫华编著的《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尝试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近代史研究,从近代报刊传媒与社会思潮发展互动的角度,解读清末社会剧烈变革的内在动力。近代报刊媒介和立宪思想,是清末社会出现的新事物。近代国人报刊传媒从开始出现到发展壮大与立宪思想由萌芽、发展,再到汇聚成社会思潮基本保持同步,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近代报刊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工具,加速了立宪思想的传播并促其迅速形成社会思潮;由立宪思想带来的政治变革为报刊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并为报刊媒介的传播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二者的结合加速了社会变革的步伐,并引起清末社会剧烈变迁。从近代报刊这一新式媒介(区别于传统书籍)的角度角分析近代社会转型动力以及对报刊传媒与社会思潮的互动对社会变迁影响的探讨,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也极具借鉴意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8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