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

封面

作者:李学鑫

页数:28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303880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运用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和观点,采用问卷调查与案例研究、理论建模、计量经济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我国中部农区为研究对象,以行动者能力与选择环境互动理论为基础,系统剖析了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演化阶段与其动因,并在大样本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城市创意产业集群和农区制造业集群的对比,提炼、概括出了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模式,最后从资源可跨区域流动条件下的行动者能力提升和全球化与本地化相互作用下的选择环境优化两个方面,设计了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路径开创对策。

作者简介

李学鑫,男,1970年7月生,河南淮阳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商丘师范学院教学名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农区文化产业集群、城市群与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等。2000年以来,先后在《人文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城市问题》、《地域研究与开发》、《城市发展研究》等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河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6项。苗长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城乡关系与城市群发展、区域创新与发展、中部与中原崛起、“黄河学”与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多部。

本书特色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运用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和观点,采用问卷调查与案例研究、理论建模、计量经济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我国中部农区为研究对象,以行动者能力与选择环境互动理论为基础。

目录

丛书序(苗长虹)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第三节 文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述评
第四节 方法与框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一节 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
第三节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成长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
丛书序(苗长虹)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第三节 文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述评
  第四节 方法与框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一节 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
第三节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成长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
第一节 技术学习与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选择性环境、能力与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演化
第三节  竞争者非正式学习与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成长
第四节 技术学习与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吸收能力的形成
第四章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节选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运用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和观点,采用问卷调查与案例研究、理论建模、计量经济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我国中部农区为研究对象,以行动者能力与选择环境互动理论为基础。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8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