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海晏
页数:53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312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魏晋是中国哲学的嬗变期,经学式微,道释渐起。王肃注《孔子家语》起已经大量援道人儒,时至正始,玄风大倡,历元嘉而不衰殆。后世治中国思想史者,也大抵视玄学为魏晋宗风。《晋书·儒林传》谓之:“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究此论述,我们可以引出两点:其一,慕玄学清谈之风对魏晋经学、子学均影响甚大(至佛教初传,佛经翻译也多有附庄托老)。其二,名教与自然之辨确是这一时期哲学的重大问题。而阮籍,无疑是这场思想嬗变中的重要一环……”这是来自张海晏、米纪文主编的《竹林七贤与魏晋精神(云台山第四届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节选部分。
本书特色
《竹林七贤与魏晋精神:云台山第四届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本造化于太初 ——阮籍论孔子嵇康的自然观 ——从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角度探讨从嵇康到陶潜 ——兼论玄学的变迁竹林名士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邺下风流在晋多 ——人的主体性提升与竹林七贤的“行为艺术”竹林七贤之“竹林”与竹文化竹林七贤的仕与隐百家岩碑刻中的竹林七贤再论竹林七贤的活动范围云台山竹林七贤的文化资源论竹林七贤文化的当代传承隋唐时期的竹林七贤文化中唐独孤及《阮公啸台颂》文化解读
玄学与儒释道之关系即儒而玄:阮籍的生命追求嵇康经学思想探微之一 ——《春秋左氏传音》成书时间及经学背景魏晋禅代之际的《诗》学传习 ——兼论《韩诗》对魏晋玄学的影响戴逵及其《五经大义》魏晋时期的儒道兼综及其原因I《大人先生传》中道教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佛、道两教生命解脱思想的交锋汉晋时期的形神之辩魏晋社会与士林风尚魏晋皇家世系与名教的关系《世说新语》中的名僧及其与名士的交游关于魏晋时代长啸艺术的音乐学阐释及其现代遗存的
田野调查南朝末年文士团体的分化思想文献整理与诠释《老子》首章新释关于《文选》旧注的整理问题历代《弘明集》、《广弘明集》版本综述海外魏晋南北朝研究Glimpses into Zhong Hong’S educational background,with remarks on manifestations of the Zhouyi in his writings(从钟嵘著作中对《周易》的论说看其学术谱系) 英语世界对竹林七贤的研究:回顾与概述qeTBepTag Me□K□yHapo且Ha□KOHC□epeHIIHa“KyabTypa CeMH My且peUoB H3 6aM6yKOBO□pomH” KHP IOHbTa□maHb(24—25.11.2012) (第四届“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
玄学与儒释道之关系即儒而玄:阮籍的生命追求嵇康经学思想探微之一 ——《春秋左氏传音》成书时间及经学背景魏晋禅代之际的《诗》学传习 ——兼论《韩诗》对魏晋玄学的影响戴逵及其《五经大义》魏晋时期的儒道兼综及其原因I《大人先生传》中道教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佛、道两教生命解脱思想的交锋汉晋时期的形神之辩魏晋社会与士林风尚魏晋皇家世系与名教的关系《世说新语》中的名僧及其与名士的交游关于魏晋时代长啸艺术的音乐学阐释及其现代遗存的
田野调查南朝末年文士团体的分化思想文献整理与诠释《老子》首章新释关于《文选》旧注的整理问题历代《弘明集》、《广弘明集》版本综述海外魏晋南北朝研究Glimpses into Zhong Hong’S educational background,with remarks on manifestations of the Zhouyi in his writings(从钟嵘著作中对《周易》的论说看其学术谱系) 英语世界对竹林七贤的研究:回顾与概述qeTBepTag Me□K□yHapo且Ha□KOHC□epeHIIHa“KyabTypa CeMH My且peUoB H3 6aM6yKOBO□pomH” KHP IOHbTa□maHb(24—25.11.2012) (第四届“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
节选
《竹林七贤与魏晋精神:云台山第四届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