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重旭[著]
页数:164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63962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中国杂文(百部)卷三:王重旭集》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重旭的39篇杂文,包括:《郑人不敢买履》、《朕意还是民意》、《画龙不敢点睛》等。
作者简介
王重旭,辽宁省凤城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现供职于本溪市文联,出版杂文随笔集《读书献疑》、《读史质疑》,与他人合著《中国历史的宿命》、散文集《如斯悟语》等。其作品多次被《随笔》、《同舟共进》、《作家文摘报》、《大家文摘报》、《读书文摘》、《书摘》、《领导文萃》、《杂文月刊》、《杂文选刊》等报刊发表和转载,多篇作品入选年度杂文、随笔、文史选本。
本书特色
王重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任本溪日报社编辑部副主任,本溪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长,本溪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现任本溪市文联副主席,本溪市作协主席,本溪市政协常委,《辽东文学》杂志主编。现任本溪市文联副主席、本溪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高级记者。《中国杂文(百部)卷三:王重旭集》收录的就是他的杂文作品,共计39篇,包括:《被狼吃的孩子没说谎》、《贾桂的奴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丑小鸭是怎样成为白天鹅的》等。
目录
穷小子与仙妻
小电话本的感慨
可怕的参照系
狐假虎威之新编
愚公为什么移山
关于农民兄弟潘中的忠告的补充
夜郎不准自大
郑人不敢买履
南郭先生不要走
叶公的爱与怕
朕意还是民意
卞和无奈哭荆山
被狼吃的孩子没说谎
猜想孔融
鸿鹄安知燕雀之志哉
矿工们为什么炸不醒
南辕为什么北辙
杯弓何来蛇影
老鼠过街不能人人喊打
画龙不敢点睛
螳臂为什么敢当车
吴刚错在哪里
贾桂的奴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虞兮虞兮奈若何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无辜的潘多拉
刘洪的自信来自哪里
法海的悲剧
丑小鸭是怎样成为白天鹅的
八仙不会过海
“抚哭叛徒的吊客”
唐雎的布衣之怒
马良的神笔靠得住吗
跳过龙门又如何
朱自清该不该吃救济粮
东郭先生,你为什么不忏悔
千金何以市马骨
李鸿章的新闻观
节选
并非为博士流泪下岗的事听得不少了,那都是没什么文化的,素质不怎么高的,不然怎么让这些人去参加培训、学习什么的,好帮助他们再就业。但是博士下岗倒是第一次听说,甚感蹊跷。 这位博士叫郭品正,三十五岁,“出身于浙江省温岭市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1996年8月取得浙江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据说,“他是浙江省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脑外科博士”。 辞退这名博士的是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这很正常”,院长坦率地说:“其实我跟他个人无恩无怨,国家培养一个博士生不容易,如果他好好工作,我们根本没问题。”然而“郭品正在的时候令组合不优化,几乎把整个科室都拖垮了”。 医院人事部门曾分别找了科室的每一个成员了解情况,“当时大家就提出了多项问题”,郭品正不仅自己不好好工作,还弄得整个科室“医疗纠纷不断,医生不敢开刀,前来就诊的病人少、科内团结差”等等等等。不过大家还算比较公正,没有把责任全推到博士身上,只是说“造成这一局面,郭品正负有主要责任”。 郭品正干嘛如此令人讨厌呢?举一个小例子吧,“当时脑外科主任动员全科室医生使用某种抗生素药,当时这种药在科内简直用疯了,其中有人一个月就拿了五千元。”郭吕正反对这样做并向医院党委做了汇报。 博士何以下岗,仅从这一件小事上我们似乎就可以明白一二了。郭品正是脑外科博士,不懂“脑内科”的事,指手划脚,管了不该管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有这样的博士,科室的组合怎么会优化?科内又怎么能好好团结?这样的博士要你何用?你不下岗谁下岗?事到如今,郭品正服气了,知道自己错在哪,但是晚了。他说:“我是一个从学校到学校的人,心思都用在学习和业务上了,对请客送礼这一套一窍不通。”而且,“父母亲都是六十多岁的农民”。 中国有句古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郭品正寒窗几近二十年,他没有千钟粟,连饭碗都砸了。下岗后,找不到工作,靠“替人家看水果摊挣一点饭钱”;他没有黄金屋,一直“居无定所”;他没有颜如玉,因为下岗后“女朋友也飘然离去”。 就在我们的博士找不到工作而替人家看水果摊的时候,有资料介绍:“目前,美国正考虑把外国专业人员移民的上限人数从每年的十一万五千增加到二十万。德国也宣布,它要在欧盟以外吸弓f二万名资讯科技专业人员。英国正在修改法律,从亚洲征聘资讯科技专才。还有日本、韩国等都在加紧吸引外国人才的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缺少和最珍贵的资源”。 于是,“在博士失业一年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上互联网求职时,竟能通过国外科研机构严格的考试,并最终被录用”。“4月10日,他收到美国加州大学正式邀请书,年薪三万九千美元。”相当于人民币三十多万,人家还要给他“解决住房,提供科研经费”。邀请书还说,“有什么困难及时提出,如在他们管的范围内,将尽一切力量解决。”今年5月初,这位博士怀着对故乡无限的眷恋黯然出国。“机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好,但我心里是很难受的。”郭品正说:“因为我是出于无奈,被生活所迫才出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