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建,刘丹
页数:198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11147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隧道工程建设与地下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隧道涌(突)水来源识别技术与方法,构建了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全面阐述了其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同时以一岩溶长大隧道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与验证。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工程环境影响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隧道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特色
刘建等编的《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理论与实践》共分6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隧道工程和地下水分布及运动的特点,分析了隧道工程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总结了隧道涌水机理和预测方法;第2章针对隧道涌水来源识别,重点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和Bayes判别方法的原理与步骤,并以典型长大隧道涌水为例进行了应用;第3章在识别并总结隧道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由自然地理、地质与水文地质和隧道工程三大子系统共同组成的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项指标的内涵和评价标准;第4章从指标预处理、权重确定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的评价过程与方法;第5章以垫江至邻水高速公路铜锣山岩溶长大隧道为例,评价了该隧道建设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隧道地区的现场调查和动态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论证;第6章构建了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保护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隧道选线期间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估、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目录
第1章 隧道工程与地下水环境
1.1 隧道工程及其特点
1.2 地下水的分布与运动
1.2.1 地下水的分布
1.2.2 地下水的运动
1.3 地下水对隧道工程建设的危害
1.3.1 水岩相互作用导致围岩力学性能降低
1.3.2 侵蚀性地下水破坏隧道衬砌结构
1.3.3 隧道涌(突)水威胁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
1.4 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5 隧道涌水与预测
1.5.1 隧道涌水机理及发生条件
1.5.2 隧道涌水动态变化特点
1.5.3 隧道涌水预测
第2章 隧道涌水来源识别
2.1 概述
2.1.1 水位和水温法
2.1.2 水化学分析方法
2.1.3 同位素分析方法
2.1.4 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2.1.5 神经网络方法
2.1.6 gis理论分析方法
2.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2.2.1 方法原理与计算步骤
2.2.2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涌水来源识别
2.3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应用
2.3.1 方法原理与步骤
2.3.2 垫邻高速铜锣山隧道涌水来源识别
2.4 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及其应用
2.4.1 方法原理与步骤
……
第3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第4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方法
第5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实例
第6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保护技术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