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邓乔彬 著
页数:495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76014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丛书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尤重文化学、文艺学与文献学的三者结合,研究了诗学、词学、画学、学者研究及其他。此卷为唐宋词学(上)。收著作《唐宋词艺术发展史》(上),论述唐宋词在“倚声”艺术上的变化,以15位词人为节点,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上由自然向精能的发展。
本书特色
本丛书为邓乔彬教授30多年从事古代文学与艺术研究成果的结集。《邓乔彬学术文集》按内容及篇幅分为12卷。本丛书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尤重文化学、文艺学与文献学的三者结合,研究了诗学、词学、画学、学者研究及其他。所收的12种著作中,有7种获政府奖或学会奖,其中《中国绘画思想史》于2002年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学术领域广,研究有深度,是该方面领域的权威。第四卷为唐宋词学(上)。收著作《唐宋词艺术发展史》(上),论述唐宋词在“倚声”艺术上的变化,以15位词人为节点,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上由自然向精能的发展。
《唐宋词艺术发展史(上)/邓乔彬学术文集》邓乔彬著。
目录
自序引言第一章 燕乐歌辞之起与敦煌曲子词第一节 雅乐、清乐与燕乐第二节 唐代燕乐杂言歌辞之起第三节 敦煌曲子词的文化内涵第四节 其为词朴拙可喜洵倚声椎轮大辂:敦煌曲子词的艺术第二章 唐代文人词的艺术奠基第一节 文化之变与盛中唐文人词第二节 晚唐文人词与进士文化第三节 唐代文人词的艺术第四节 温庭筠的艺术创造第五节 韦庄词的艺术特色第三章 花间与南唐词的不同艺术走向第一节 五代歌词繁盛的文化背景第二节 《花间集》的主要题材与文化成因第三节 前期花间词的艺术第四节 后期花间词的艺术第五节 和凝孙光宪李殉李存勗第六节 冯延巳:和泪试严妆第七节 李煜: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第四章 北宋前期词艺术的多元多向发展第一节 北宋前期词与士大夫文化第二节 温润秀洁的晏殊词第三节 疏隽深婉的欧阳修词第四节 骫骸从俗长于叙事创调名家:一论柳永第五节 北宋巨手继往开来:二论柳永第六节 适得其中的张先词第七节 仁宗朝其他词人
第五章 北宋中期词与苏轼的开拓、贡献第一节 士大夫之词的转变发展第二节 北宋中期词的守成与突破第三节 晏几道词的真情与韵致第四节 士大夫之词的完成:一论苏轼第五节 以诗为词及题材、风格:二论苏轼第六节 豪放之辨:三论苏轼第七节 如诗似曲的黄庭坚词第八节 秦观的词心与词艺第九节 仲殊、陈师道与晁补之
第六章 北宋后期词的艺术发展与集成第一节 苏门外围词的艺术之变第二节 东山词的创意与艺术第三节 知音体物铺叙:一论周邦彦第四节 法度变化集成开拓:二论周邦彦第五节 大晟词、谐谑词及其他
第五章 北宋中期词与苏轼的开拓、贡献第一节 士大夫之词的转变发展第二节 北宋中期词的守成与突破第三节 晏几道词的真情与韵致第四节 士大夫之词的完成:一论苏轼第五节 以诗为词及题材、风格:二论苏轼第六节 豪放之辨:三论苏轼第七节 如诗似曲的黄庭坚词第八节 秦观的词心与词艺第九节 仲殊、陈师道与晁补之
第六章 北宋后期词的艺术发展与集成第一节 苏门外围词的艺术之变第二节 东山词的创意与艺术第三节 知音体物铺叙:一论周邦彦第四节 法度变化集成开拓:二论周邦彦第五节 大晟词、谐谑词及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