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日)桥元良明
页数:207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41437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当代媒体研究集大成之作, 汇集了日本媒体学、传播心理学方面专家之代表性研究成果, 2008年在日本首版后受到业界好评。全书分12章系统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声音文化到网络时代的发展与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交流活动。本书数据丰富, 既是高校传媒学专业值得一读的专业书, 同时由于该书用词酌句浅显易懂, 不失为普通读者了解日本社会之理想作品。
作者简介
桥元良明,1955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市,197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心理学科,1982年于东京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课硕士课程毕业,1987年起任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原新闻研究所)副教授,现任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学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理论,著述丰富。
江晖,出生于中国江苏省。2005年东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毕业后旅日。现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学际情报学府就读社会情报学专业博士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社会心理学、异文化交流学。
本书特色
国际传媒领域权威人物桥元良明先生给你讲讲真正的传媒学,并非一定专业人士独享。值得一读!
本书作者桥元良明在国际传媒专业领域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书是他为东京大学传媒专业编撰的教材,内容较之国内传媒知识要新很多,也是了解日本社会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翻译者江晖多年旅日,传媒学博士,不但专业知识丰富、翻译文笔也很优秀。
目录
0 从“声音文化”到“网络时代”——传媒发展史概观
0.1 人类为何选择了“声音文化”?
0.2 弥补“声音”缺陷的媒体发明
0.3 媒体发展年历表
1 电话的发展——手机文化的兴起
1.1 电话:克服空间制约的声音
1.2 手机:突破场所的制约
1.3 从声音媒体到多功能媒体
1.4 融入日常生活
2 图像媒体的发展——电视的诞生与未来
2.1 1953-1965年:视觉媒体电视隆重登场
2.2 1965-1975年:从娱乐媒体到综合媒体
2.3 1975-1985年:电视收视日常化与个人化引发的家庭矛盾
2.4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新媒体时代里对电视的重新认识
2.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数字时代的电视
3 活字媒体的变迁——书籍报纸的发展前景
3.1 古腾堡革命——西方活字印刷品的出现
3.2 近代社会与报纸的崛起
3.3 “远离活字”的真相与书籍报纸的未来
4 声音媒体——广播与“青年文化”
4.1 广播媒体的全新体验
4.2 广播与日本的“青年文化”
4.3 今日广播
5 网络革命
5.1 回顾网络发展史
5.2 因特网发展的黎明期:基本构想与技术的确立
5.3 因特网的诞生:新媒体掀起的旋风
5.4 因特网革命:走向个人信息的时代
5.5 因特网的普及:急速普及与内容多样化的进程
5.6 因特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第二部 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交流活动
6 电视图像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6.1 信息化发展对儿童的影响
6.2 有关电视与儿童大脑发育的最新讨论
6.3 《芝麻街》引发的争论
6.4 有关收看电视阻碍儿童语言能力发育的理论
6.5 有关信息处理过程差异的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