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封面

作者:贺金瑞

页数:40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101241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指导,在解析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的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交往实践全球化的理论定位,以此来指导世界范围的交往全球化实践。
本书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应构建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新观念,并提出全球化本质上是物质交往实践的全球化。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交往实践全球化的理论特征,即:实践时空距离化、内容信息化和实践结构网络化等特征。同时,阐述了全球化实践形态及其内在矛盾,强调了实践多极主体现象与确立主体际观的必要,指出全球化时代应倡导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明共在的新理念,应支持政治多极化趋势。
本书对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思想和指导现实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贺金瑞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兼任北京大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近年来,在民族政治学领域勇于探索,许多著述引起学界重视,著有《民族伦理学通论》(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一个真实的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以德治国”与道德建设》(合著),民族出版社,2001。发表的论文《历史上发展统一多民族关系的“德治”理论与实践》,被《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多元一体”:中国民族利益协调论纲》、《论多民族协调发展的政治基础》,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第10期全文转载;《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被国家民委“民族宗教网”全文转载;《民族发展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被教育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网全文转载。

本书特色

《全球化与交往实践》从启示人们深入认识全球化入手,作者贺金瑞提出全球化本质上是物质交往实践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我们需要提出交往实践观并拓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当代视域,构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观念。同时,《全球化与交往实践》指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要紧紧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实践新机遇,努力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交往互动的过程,通过进一步扩大改改革开放深入释放体制机制活力,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全球化:物质的、精神的因素共同作用的实践体系
第一节 全球化视域的实践体系理论
一、在全球化进程中摆脱“依附”理论
二、研究全球结构表征的世界体系理论
三、全球现代化与全球发展理论
第二节 全球化的物质的、精神的实践因素
一、全球化的主体因素
二、全球化的客体因素
三、全球空间实践关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哲学视界
第一节 世界历史内涵着全球化发展趋势
一、民族历史成为世界历史
二、全球经济联系与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三、世界生产力形成与共产主义物质前提
四、各民族融入世界历史的不同道路
第二节 交往实践观:全球化时代的哲学
一、交往实践:概念界定
二、交往实践:历史形式
三、交往实践观:全球化哲学
第三节 全球化实质:物质交往实践全球化
一、物质交往实践全球化体系
二、物质交往实践全球化活动
三、物质交往实践全球化价值考量

第三章 物质交往全球化实践
第一节 物质交往全球化实践形态
一、实践时空距离化
二、实践传递信息化
三、实践结构网络化
第二节 物质交往全球化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一、交往实践主体及活动特点
二、交往实践客体及特点
三、交往实践结构及特点

第四章 交往实践全球化:过程、矛盾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交往实践全球化:历史过程
一、14、15世纪:以地中海为中心
二、20世纪前半叶:形成统一市场
……

第五章 交往实践全球化:主体与主体际
第六章 交往实践全球化的新理念
第七章 走进交往实践全球化

节选

《全球化与交往实践》从启示人们深入认识全球化入手,作者贺金瑞提出全球化本质上是物质交往实践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我们需要提出交往实践观并拓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当代视域,构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观念。同时,《全球化与交往实践》指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要紧紧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实践新机遇,努力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交往互动的过程,通过进一步扩大改改革开放深入释放体制机制活力,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7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