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湖南动物志[鸟纲 雀形目]

封面

作者:邓学建

页数:452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357737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湖南动物志鸟类志雀形目》描述了发现于湖南境内的232种及亚种雀形目鸟类,包括80多种湖南省雀形目鸟类的新分布纪录。该书以湖南境内采集的标本为依据,收集了自1900年以来有关湖南鸟类研究的资料,分析和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作者介绍了湖南省雀形目鸟类在14个地市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湖南雀形目鸟类的群落结构和区系特点,评价了珍稀濒危状况,提出了保护措施。该书从亚种的分化、英文名名称、常见的别名、历史沿革、鉴别特征、形态描述、生活习性、测量数据、省内的地理分布和经济意义等方面作了介绍,每一物种均插入了彩色图片,有的还配了生态照片。此外,作者根据目前发现的物种还编制了湖南雀形目鸟类的检索表。

作者简介

邓学建(deng xue-jian)湖南师大生科院动物学系教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组成员;湖南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出版了《都庞岭脊椎动物本底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洞庭湖脊椎动物监测及鸟类资源》等专著。参与编著了《中国脊椎动物大全》《湖南省水府旅游区娄地部分总体规划》《广西猫儿山综合科学考察》等12本书籍。发表论文110余篇,现报道湖南动物新记录128种。

本书特色

《湖南动物志鸟类志雀形目》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反映湖南雀形目鸟类本底资源的文献。该书以实物为依据,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纪实性。

目录

一、湖南省自然概貌

二、湖南省雀形目鸟类研究历史

三、湖南省雀形目鸟类的地理分布

四、湖南雀形目鸟类的群落结构与区系特点

一)鸟类群落结构

二)鸟类的区系特征

五、珍稀濒危和受保护的鸟类

六、鸟类分类常识

一)鸟体的测量

二)形态描述术语(图2、3)

三)发育与行为术语

七、湖南雀形目鸟类分科检索

各 论

一、八色鸫科 Pittidae

仙八色鸫Pitta nympha Temminck et Schlegel 图 1-1、照片1-1

二、百灵科Alaudidae

1.云雀 Alauda arvensis intermedia Swinhoe 图 2-1、照片2-2

2.小云雀Alauda gulgula coelivox Swinhoe 图2-2、照片2-2

三、燕科Hirundinidae

1、灰沙燕 Riparia riparia fokienensis (La Touche) 图3-1、照片3-1

2.家燕Hirundo rustica gutturalis Scopoli 图3-2、照片3-2

3、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图3-3、照片3-3

4、烟腹毛脚燕西南亚种Delichon dasypus cashmeriensis(Gould)图 3-4 照片 3-4

5、烟腹毛脚燕福建亚种Delichon dasypus nigrimentalis(Hartert) 图3-5、照片3-5

四、鹡鸰科 Motacillidae

1、山鹡鸰 Dendronanthus indicus (Gmelin) 图4-1、照片4-1

2. 黄鹡鸰 Motacilla flava macronyx(Stresemann) 图4-2、照片4-2

3. 灰鹡鸰 Motacilla cinerea robusta (Brehm) 图4-3、照片4-3

4. 黄头鹡鸰Motacilla citreola citreola Pallas 图4-4、照片4-4

5.白鹡鸰普通亚种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Gould 图4-5、照片4-5

6. 白鹡鸰东北亚种 Motacilla alba baicalensis Swinhoe图4-6、照片4-6

7. 田鹨华南亚种 Anthus richardi sinensis(Bonaparte)图4-7、照片4-7

8. 田鹨东北亚种Anthus richardi richardi Vueillot 图4-8

9.树鹨普通亚种 Anthus hodgsoni hodgsoni Richmond 图4-9、照片4-8

10.树鹨东北亚种 Anthus hodgsoni yunnanensis Uchida et Kuroda 图4-10、照片4-9

11.红喉鹨Anthus cervinus (Pallas) 图4-11

12.水鹨 Anthus spinoletta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 图4-12、照片4-10

13.山鹨 Anthus sylvanus (Hodgson) 图4-13

五、山椒鸟科Campephagidae

1.暗灰鹃鵙Coracina melaschistos intermedia Hume 图5-1、照片5-1

2.小灰山椒鸟Pericrocotus cantonensis Swinhoe 图5-2、照片5-2

3.灰山椒鸟Pericrocotus divaricatus divaricatus(Raffles)图5-3

节选

5.棕背伯劳LaniusschachschachLinnaeus图9-5,照片9-4

  该物种分化出12个亚种,分布于中国的有4个亚种(L.s.tricolor;L.s.hainanus;L.s.schach;L.s.formosae),湖南省分布的是指名亚种。

  英文名:Rufous-backedShrike;Black-headedShrike

  别名:大红背伯劳、掛来牳。

  历史沿革:

  LaniusschachLinnaeus,1758,Syst.Nat.,ed.10,1:94(模式产地:中国);

  LaniusschachlingulacuHachisuka,1939,Suppl.publ.Orn.Soc.Japan15:119(模式产地:上海);

  LaniusschachschachLinnaeus,LaTouche1925-34AhandbookofthebirdsofeasternChinaTaylorandFrancis,London,1;Gee1931PekingNat.Hist.Bull.5;郑作新等,1976,中国鸟类分布名录:465-466;陈服官,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九卷:33;赵正阶,2001,中国鸟类志下卷:139-140;郑光美,2011,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194-195。

  鉴别特征:全长218-290mm。喙强健具钩和齿,黑色贯眼纹明显。头顶、枕以及上背石板灰;下背红棕色;两翅及尾羽均为黑色;下体大部锈红色。

  形态描述:喙黑色,有力,略似鹰嘴,上喙近端部有刻缺及齿与下喙吻合。前额黑色,与贯眼纹相连。头顶、枕和上背石板灰色,下背逐渐变为栗棕色,直至腰和尾上覆羽为红棕色。颊、颈侧、颏和喉纯白色,下体胸部中央近白色,向后渐变为浅棕,两肋、胸侧棕色更深。飞羽黑色,第4-9枚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醒目的白色翅斑。内侧飞羽外翈缘棕白色。尾羽12枚,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较深,具棕色羽缘和棕色端斑。

  雌体的前额带较窄呈黑褐色,头顶至背染褐色,中央尾羽和贯眼纹沾褐色。

  幼体黑额不显,上体具黑色横纹,贯眼纹黑褐色。

  嘴喙强健,先端具钩、缺和齿突,黑色,下嘴基部灰白。虹膜褐色。跗跖、趾黑色。爪钩状,黑色。

  在岳阳东洞庭湖保护区的采桑湖,于2010年观察到一只黑色伯劳,考虑到数量极少并未采集标本。对于该个体属于新物种还是棕背伯劳的黑色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生活习性:湖南常见的留鸟。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除繁殖期,多单独活动。捕食昆虫、小鸟、蛙和啮齿类。繁殖期4~7月。营巢于树上或高的灌木上,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枝、枯草叶、树叶及其他植物纤维构成,内垫细软的草茎或须根。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湖南动物志[鸟纲 雀形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7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