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脉冲反应-一个关于艺术实践的交流项目

封面

作者:沈瑞筠等编

页数:39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17175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艺术思潮和形式的产出,离不开密集的思维碰撞和反复的验证及实践。“脉冲反应——一个关于艺术实践的交流项目”,希望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实践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试图促成一次实验,探索不同艺术家个体及其个人实践如何以某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表达、相遇;尝试就一些我们共同关心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详尽的交流和碰撞。

作者简介

沈瑞筠: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硕士,美国蒙卡莱州立大学艺术系硕士,曾被评选为2011年度“青年艺术100”艺术家。集艺术家、策展人身份与一身。现为广州时代美术馆策展人。

贺聪: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策展人

本书特色

☆ 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脉冲反应——一个关于艺术实践的交流项目》文字记录
☆ 详细收录众多知名当代艺术创作者对于“艺术实践”的深入探讨
☆ 专业策展人沈瑞筠、贺聪所策划的艺术家交流项目

目录

之所以谈话可以作为一件作品,是起于疑问。
对疑问的解答构成了新的认识,进而展开新的实践。
扫除自己已有的经验再感知,还是平等地相处?
如何独立?
“遭遇”
“在场”,“无底线”
“在一起”
“系统”,“联接点”
“强度”
“无根”
“思想集中营”
“选择”
“伴随”
“时刻”
“两次大变化”
“我认为艺术最终要的是诸种感知的合作”
“我更在意综合性的直觉”
“误读”
“孤立”
自我组织成本的因地制宜——邵一与“小制作”
社会实践与艺术的边界——李巨川谈“东湖计划”
在未知的交叉小径上——邱黯雄和“未知博物馆”
艺术自治和提示——李一凡谈重庆本地生态建设
艺术的功用
现实感
叙事作为视觉艺术创作的元素
通过“品”、“评”建构艺术实践的认知
艺术家是否需要阐释自己的作品
艺术家角色的消失
艺术家—作品—观众
开放性
对林一林的回应
《我可以是你2》
如何开始
水墨问题
公共性
表态
依托
交流的可能性
边界/城乡结合部
行动/表演性
艺术在这儿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脉冲反应-一个关于艺术实践的交流项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7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