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研究

封面

作者:宋振文

页数:308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38960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研究》对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等“元”概念进行了厘清;对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的组成要素、过程、本质、特点、规律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简介

  宋振文,1968年生,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文学研究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等部省级课题9项。出版专著1部、合著4部。在《中国编辑》、《求索》、《学术论坛》、《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新闻界》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奖励14项。专著《电视传播价值论》于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第14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2011年被评为永州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道德价值观传播理论、现代传媒价值理论、影视文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
第一节 价值的内涵及其内在规定性
第二节 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的内容
第三节 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的机理

第二章 文化消费传播
第一节 文化消费与核心价值认同
第二节 文化消费中的价值引导
第三节 农村文化消费现状调查
第四节 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引导

第三章 大众媒体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核心价值传播
第二节 媒体生存与价值追求悖逆
第三节 媒体传播与核心价值博弈
第四节 媒体传播核心价值的策略

第四章 教育教学传播
第一节 教育教学传播的发展
第二节 “两课”课程教学传播
第三节 “两课”教学传播模式设计

第五章 社会环境传播
第一节 核心价值传播环境的分析
第二节 社会舆论环境与价值引导
第三节 校园文化环境与潜移默化
第四节 家庭教育环境与生活濡化

第六章 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模式
第一节 传播基本模式
第二节 互动传播模式
第三节 协同传播模式

第七章 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机制
第一节 大众化传播机制学理
第二节 创新传播思维和理念
第三节 整合传播途径和方式
第四节 构建长效传播机制

第八章 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价
第一节 受者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第二节 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核心价值传播效果评价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在价值论正式出现之前,中外思想史上都已为价值论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和经验。中国古典哲学涉及价值论的主要问题是义利之争或理欲之争。这场争论差不多贯穿于漫长的中国思想史的始终,直到今天,它还是当代中国思想史论争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古代的价值学说,正如张岱年所说:“虽不如近代西方的繁富和详密,但也有其独到的内容。①价值观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古代西方,对价值一词并不像现在这样广泛使用。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在谈到价值问题时,一般都使用好、善、美、正义等来表达具体价值,而没有上升为一般的价值概念。到了19世纪后半叶,以奥地利的布伦坦诺为代表的一些哲学家认为,从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就一直在分别谈论好、善、美、正义等问题,它们在根本点上是同一的,因而可以建立一种统摄它们的一般价值理论。于是,在西方就逐渐兴起了研究价值和价值理论的哲学分支——价值学。  较早使“价值”作为一个重要哲学范畴而风行于世的,是西方价值哲学流派。按照德国价值哲学创始人威廉·文德尔班的解释,价值是哲学为世界立法的“规范”。价值就是“意味着”,就是具有意义。我们就是“借助于这种意义,科学知识和一般文化的对象、客观世界得以构造出来。”②亨利·李凯尔特则更进一步认为,价值是包括主体客体在内的“现实”世界以外的另一个王国,“只有存在的价值的总和,才构成了世界。”⑧总之,他们所说的价值,是指现实或世界的意义,或某个主体加给世界之“有意义”的“规范”。现代美、英、法等国也相继出现了“价值论”。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7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