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魏浩
页数:215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3031589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拟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扣中国国情和现实情况,纳入中国事实特征,构建新的理论模型,重点研究不同类型出口商品的就业效应,并对我国329个制造业、33个工业部门、“机电产品”(第一大出口商品)、“纺织品”(第二大出口商品)以及代表性新兴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出口的就业效应进行专门研究,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特征和规律。此外,还对世界63个国家(37个发展中国家和26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为我国制定有效的应对短期外部冲击和长远发展的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以把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扩大就业有机地统一起来。本书的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指导、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魏浩,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在《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国际贸易问题》、《财贸经济》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2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期刊全文转载;荣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等20多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务部重大项目等20多项课题的研究;出版著作和教材5部。国家精品课程“国际贸易”主讲人之一,主持和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多项。《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家》、《经济经纬》、《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等多家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本书特色
本书拟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扣中国国情和现实情况,纳入中国事实特征,构建新的理论模型,重点研究不同类型出口商品的就业效应,并对我国329个制造业、33个工业部门、“机电产品”(第一大出口商品)、“纺织品”(第二大出口商品)以及代表性新兴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出口的就业效应进行专门研究,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特征和规律。此外,还对世界63个国家(37个发展中国家和26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为我国制定有效的应对短期外部冲击和长远发展的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以把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扩大就业有机地统一起来。本书的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指导、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目录
第一章导 论
第一节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第三节研究内容
第二章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与国内就业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对外贸易与国内就业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和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商品结构
第一节文献综述
第二节评价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制成品的范围和分类方法
第四节 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vl比较优势分析
第五节 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分析
第六节基本结论
第四章 中国工业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贸易竞争力测量方法
第三节数据来源和产业分类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算
第五节基本结论
第五章 中国不同工业部门对外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
第十一章 关于中国外贸易和国内就业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及其就业效应研究》由魏浩所著,针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深入分析对外贸易进出口影响国内就业的途径及其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各类工业制成品出口就业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了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机电产品、第二大出口商品纺织品以及代表性新兴产业体育用品的出口就业效应,还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并以全球63个国家为例,研究了不同类型国家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及其差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