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寻找伊甸园-论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封面

作者:时东陆

页数:348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08516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发展史、现代大学与现代高等教育、研究生学位制,以及相关教育理论,比如纽曼模型与洪堡模型。

作者简介

时东陆,1954年生于沈阳。1986年获马萨诸塞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1988年任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超导项目负责人。现任同济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化工与材料工程系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有:高温超导磁通动力学、超导临界电流与磁通钉扎行为、第二代超导薄膜、智能纳米系统设计与合成、等离子纳米颗粒表面镀膜、磁性纳米颗粒的生物医学应用、智能纳米系统的肿瘤早期检测与局部治疗。

本书特色

这本《寻找伊甸园——论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主要是写给知识界读者的,笔者时东陆希望与大家分享对于一些概念和定义的认识,尤其与教育、科学、知识相关的名词。笔者的真正目的是告诉大家,定义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规范,不应该有混淆,尤其对于学生和研究人员。我们应该依据信息和资料,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至于胡适和鲁迅到底是否应该定义为学者,其实并不重要。笔者仅仅希望用这样的例子来与读者们分享个人的思维方法,这也是本书的真正目的。

目录

自序中国大学一百年欧美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论一流大学什么是博士学位——与陈丹青商榷21世纪的知识分子斯坦福的期终考试为何青年学者不能做博导?
什么是人的价值科学的定义再论科学的定义科学的社会意义——“华南虎事件”启示社会的进步与熵增原理为什么王子会爱上灰姑娘?
为什么纳米?
纳米几乎都是缺陷为什么人会有缺点?
诺贝尔奖得主海森堡的故事论中国现代建筑中国建筑与规划的误区——都市人文尺度系列八月的剑桥北京的晚宴梅雨上海古建筑的意义美国城市比中国的更古老库尔德少女Holiday Greetings from Istanbul——A Cultu re without Identity感觉都市美国并不年轻——重新认识美国傲慢与偏见足球前锋的感觉巴黎火车站的情侣餐仪与文化眼神别了,迈克关于中国式“包容”生存的法则——美国电视节目(生存者)的启示什么是艺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英文名字语言与时尚“残奥会”中文译名值得探讨

节选

这本《寻找伊甸园——论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主要是写给知识界读者的,笔者时东陆希望与大家分享对于一些概念和定义的认识,尤其与教育、科学、知识相关的名词。笔者的真正目的是告诉大家,定义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规范,不应该有混淆,尤其对于学生和研究人员。我们应该依据信息和资料,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至于胡适和鲁迅到底是否应该定义为学者,其实并不重要。笔者仅仅希望用这样的例子来与读者们分享个人的思维方法,这也是本书的真正目的。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寻找伊甸园-论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7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