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英
页数:24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264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立足人的实践活动,重点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并对自我实现的主体结构和具体环节进行了当代阐释,特别是分析了自我实现的主体实现过程以及对象化与异化、交往、自我实现的历史形态等具体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自我实现理论的历史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当代价值等。
本书特色
李英编著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自我实现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立足人的实践活动,重点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并对自我实现的主体结构和具体环节进行了当代阐释,特别是分析了自我实现的主体实现过程以及对象化与异化、交往、自我实现的历史形态等具体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自我实现理论的历史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当代价值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自我实现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第二节 考察自我实现的两个维度一 生存论维度二 价值论维度三 生存论维度和价值论维度统一基础上的自我实现研究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第四节 本书的选题意义和研究重点一 选题意义二 研究重点第五节 研究方法一 文本研读法二 比较法三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四 矛盾分析法第二章 自我实现理论的历史考察第一节 西方自我实现理论的历史透视一 灵魂与德性——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下的自我实现理论二 信仰与神性——中世纪信仰主义传统下的自我实现理论三 自然与理性——近代人道主义传统下的自我实现理论四 小结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我实现理论一 先秦儒学的仁道原则与“修己以安人”二 宋明新儒学的“成圣”与清儒的“造命”三 小结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自我实现理论问题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与人学革命一 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与生存论的确立三 实践哲学带来的人学革命第二节 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自我实现的理论前提一 人的本质二 人的现实存在与自我实现的生存论根据第三节 自我实现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容一 自我实现的基本内涵二 自我实现的具体内容第四节 自我实现的出发点第五节 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一 实践是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二 交往实践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三 自由选择与责任担当第六节 自我实现的动力机制与条件制约性一 实践的内在矛盾性二 自我实现的条件制约性第七节 自我实现的评价原则与价值尺度一 自我实现的评价原则二 自我实现的价值尺度第八节 自我实现的价值理想一 人的生存价值分析二 自我实现的历史形态第九节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地位及其意义一 自我实现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和作用二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方法论和价值论意义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第一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哲学基础一 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二 从实存到生存的存在论转向第二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第三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建构原则第四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主要观点一 以非理性为基础的自我实现理论二 以心理学批判和社会批判为根据的自我实现理论第五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之比较一 两种理论的建构基础不同二 两种理论的出发点不同三 两种理论的动力机制不同四 两种理论的评价原则不同五 两种理论的价值尺度不同第六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论成就与局限一 理论成就二 理论局限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当代价值第一节 全球化、网络时代与人的生存状态一 全球化进程与人的世界性存在二 网络时代的虚拟与现实的悖论性存在第二节 价值建构与精神家园的安顿一 认同危机与自我的碎片化二 后现代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第三节 当代中国人的自我实现与现实构建一 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追求与自我实现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的自我实现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与人学革命一 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与生存论的确立三 实践哲学带来的人学革命第二节 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自我实现的理论前提一 人的本质二 人的现实存在与自我实现的生存论根据第三节 自我实现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容一 自我实现的基本内涵二 自我实现的具体内容第四节 自我实现的出发点第五节 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一 实践是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二 交往实践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三 自由选择与责任担当第六节 自我实现的动力机制与条件制约性一 实践的内在矛盾性二 自我实现的条件制约性第七节 自我实现的评价原则与价值尺度一 自我实现的评价原则二 自我实现的价值尺度第八节 自我实现的价值理想一 人的生存价值分析二 自我实现的历史形态第九节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地位及其意义一 自我实现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和作用二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方法论和价值论意义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第一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哲学基础一 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二 从实存到生存的存在论转向第二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第三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建构原则第四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主要观点一 以非理性为基础的自我实现理论二 以心理学批判和社会批判为根据的自我实现理论第五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之比较一 两种理论的建构基础不同二 两种理论的出发点不同三 两种理论的动力机制不同四 两种理论的评价原则不同五 两种理论的价值尺度不同第六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论成就与局限一 理论成就二 理论局限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当代价值第一节 全球化、网络时代与人的生存状态一 全球化进程与人的世界性存在二 网络时代的虚拟与现实的悖论性存在第二节 价值建构与精神家园的安顿一 认同危机与自我的碎片化二 后现代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第三节 当代中国人的自我实现与现实构建一 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追求与自我实现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的自我实现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李英编著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自我实现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立足人的实践活动,重点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并对自我实现的主体结构和具体环节进行了当代阐释,特别是分析了自我实现的主体实现过程以及对象化与异化、交往、自我实现的历史形态等具体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自我实现理论的历史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当代价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