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雪瑽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695462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日本《山海经》接受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异文化的接受机制为视角,全面考察并辨析了奈良时代、平安至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这三个时间段中,不同文化客体、文化现象对《山海经》的接受过程与接受机制,不仅将《山海经》的传播研究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尝试,而且对中日文化交流研究具有理论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刘雪瑽,北京大学本科、博士,台湾政治大学硕士,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本书出版时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学比较、神话学、妖怪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 部重大项目等多项。
本书特色
《日本接受研究》研究了《山海经》在日本的接受情况,深入挖掘其接受行为背后的深层机制和原因,并对其研究的动机和状况进行了阐释分析。《山海经》成书于西周或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传入了东亚地区,虽各个时代和地区都有其主流的思想、历史和文化,社会环境也彼此有差别,其对典籍的接受方式也有不同。而对于日本文化来说,日本文化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其接受机制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目录
绪 论 / 001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标 / 00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标/ 001
第二节 学术史述评 / 003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角度 / 020
第一章 上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形成时的《山海经》接受 / 025
第一节 《山海经》初传日本时代考证 / 025
第二节 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山海经》与《风土记》 / 038
第二章 平安至安土桃山时代:仰慕中华文化及宗教影响下的《山海经》接受 / 054
第一节 知识的整理与普及:类书中的权威引用 / 054
第二节 崇尚汉魏六朝文风:典故的化用与创造 / 066
第三节 成为守护神:长臂人、长脚人形象的接受与变异 / 079
第三章 江户时代:锁国背景下的《山海经》接受 / 093
第一节 理性主义的冲击:真实还是荒诞的论争 / 093
第二节 对异域的好奇:远国异人形象的接受与变异 / 115
第三节 早期民族主义的体现:从“诸夷门”到《唐物语》 / 144
第四节 博物学的热潮:《怪奇鸟兽图卷》 / 164
第五节 庶民的戏作图本:《姬国山海录》 / 182
第四章 总结 / 198
参考文献 / 206
附录一 《唐物语》与《三才图会》《文林妙锦》比对及异同分析 / 217
附录二 《怪奇鸟兽图卷》与《三才图会》《文林妙锦》比对及异同分析 / 267
后记 /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