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下册)

封面

作者:陈季强主编

页数:72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0301434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了适应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而编写的一套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材,全书共分三册,包括《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册)和《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下册)。《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下册)重点阐述了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的解剖和组织结构、胚胎发生、生理功能、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以及应激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感染性疾病与抗感染药物等内容。
本教材适用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和药学等专业(本科以上)开设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也可供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作为参考书之用。

目录

第九篇 感觉器官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及其分类第二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第二章 皮肤第一节 表皮第二节 真皮第三节 皮下组织第四节 毛发第五节 皮脂腺第六节 汗腺第七节 皮肤的再生第三章 视器第一节 视器的解剖一、眼球二、眼副器三、眼的血管及神经第二节 眼的组织结构一、眼球壁的组织结构二、屈光装置三、眼的附属器官第三节 眼的发生一、眼球的发生二、眼睑的发生三、眼的先天性畸形第四节 眼的视觉功能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二、眼的感光功能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四、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应第四章 前庭蜗器第一节 前庭蜗器的解剖一、外耳二、中耳三、内耳第二节 前庭蜗器的组织结构一、壶腹嵴二、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三、耳蜗和螺旋器第三节 前庭蜗器的发生第四节 前庭蜗器生理一、耳的听觉功能二、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第五章 嗅觉和味觉第一节 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特点第二节 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特点第十篇 神经系统第一章 神经系统解剖第一节 总论一、神经系统的分类二、神经系统的组成三、神经系统常用术语四、神经再生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一、脊神经二、脑神经第三节 内脏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二、内脏感觉神经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二、脑三、神经传导通路四、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发生第一节 脊髓、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的结构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发生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生三、脑垂体的发生四、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第三章 神经系统生理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二、神经胶质细胞第二节 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一、经典的化学性突触传递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三、电突触传递四、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第三节 神经递质与受体一、神经递质与调质二、受体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第四节 神经反射一、反射与反射孤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二、丘脑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三、大脑皮质的感觉代表区四、感觉的分类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三、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四、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第八节 脑的高级功能一、学习与记忆二、语言第九节 脑的电活动与觉醒、睡眠机制一、脑电图和皮质诱发电位二、觉醒与睡眠第四章 神经系统病理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一、缺血性脑病二、脑梗死三、脑出血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一、流行性乙型脑炎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一、胶质瘤二、髓母细胞瘤三、脑膜瘤第五章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二、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第二节 拟副交感神经药一、M胆碱受体激动药二、N胆碱受体激动药三、抗胆碱酯酶药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一、M胆碱受体阻断药二、N胆碱受体阻断药第四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一、化学和构效关系二、α、β受体激动药三、α受体激动药四、β受体激动药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一、α受体阻断药二、β受体阻断药第六节 局部麻醉药第七节 镇静催眠药一、苯二氮萆类二、巴比妥类三、其他镇静催眠药第八节 中枢兴奋药一、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二、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药物第九节 抗癫癎药和抗惊厥药一、抗癫痈药二、抗惊厥药第十节 抗帕金森病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药一、抗帕金森病药二、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药第十一节 抗精神失常药一、抗精神病药二、抗躁狂症药三、抗抑郁药第十二节 镇痛药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二、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三、其他镇痛药四、阿片受体拮抗剂第十三节 解热镇痛药一、水杨酸类二、苯胺类三、吲哚衍生物及类似物四、丙酸类五、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六、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第十四节 全身麻醉药一、吸入麻醉药二、静脉麻醉药第十一篇 内分泌系统第一章 内分泌系统解剖第一节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第二节 固有内分泌系统第二章 内分泌系统组织结构第一节 甲状腺第二节 甲状旁腺第三节 肾上腺第四节 垂体第五节 松果体第六节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第三章 内分泌系统生理第一节 概述一、激素的分类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激素的作用机制四、激素的分泌调节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一、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二、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第三节 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运输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第四节 肾上腺一、肾上腺皮质二、肾上腺髓质第五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一、甲状旁腺素二、降钙素三、维生素D3第六节 胰岛一、胰岛素二、胰高血糖素第七节 其他激素一、松果体激素二、前列腺素三、瘦素第四章 内分泌系统病理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一、单纯性甲状腺肿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三、甲状腺肿瘤第二节 糖尿病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药物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一、糖皮质激素二、盐皮质激素类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剂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一、甲状腺激素二、抗甲状腺药第三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一、胰岛素及胰岛素增敏剂二、口服降糖药第十二篇 生殖系统第一章 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一、男性内生殖器二、男性外生殖器三、男性尿道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一、女性内生殖器二、女性外生殖器第三节 乳房和会阴一、乳房二、会阴第四节 腹膜一、概述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三、腹膜形成的结构四、腹膜腔的分区和间隙第二章 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发生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一、睾丸二、附属腺三、精液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一、卵巢二、输卵管三、子宫四、阴道五、乳腺第三节 生殖系统的发生第三章 生殖生理与性生理第一节 男性生殖一、睾丸的生精功能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三、睾丸功能的调节第二节 女性生殖一、卵巢的生卵功能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三、卵巢功能的调节第三节 妊娠与分娩第四节 性生理一、性刺激二、性反应三、性功能的调控第四章 生殖系统疾瘸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一、慢性子官颈炎二、子官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三、子宫颈癌第二节 妊娠滋养层细胞肿瘤一、葡萄胎二、侵袭性葡萄胎三、绒毛膜癌第三节 乳腺癌第四节 前列腺疾病一、前列腺增生症二、前列腺癌第五章 影响生殖系统的药物第一节 性激素类与避孕药物一、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类药二、孕激素类药及抗孕激素类药物三、雄激素类药及抗雄激素类药物四、避孕药第二节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一、子宫兴奋药二、子宫松弛药第十三篇 免疫系统第十四篇 应激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第十五篇 感染性疾病与抗感染药物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下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6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