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一个人的广场舞(澳门文学丛书)/古冰

封面

作者:古冰 著

页数:316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212315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一个人的广场舞(澳门文学丛书)/古冰

内容简介

散文集《一个人的广场舞》集结了作者七年来于《澳门日报》“新园地”刊登的专栏文章,全书分为《时事》《艺事》《情事》和《故事》 四辑,记录了作者对时代、艺术、爱情、生活等的想法和见解。写专栏,犹如在一版报纸偌大的“广场”上,和众多作者们一道,跳一支既混杂了集体意识,又与各自的喜好、见识、经历、思想紧密相连,风格独特的广场舞。阅读本书,犹如广场舞的观众,手执望远镜,将视野集中在其中一名广场舞者身上,感受与此孤独的灵魂交汇的瞬间。

作者简介

古冰,本名叶廷铿。写作人,影像工作者,《澳门日报》专栏作者。作品获“澳门文学奖”“纪念李鹏翥文学奖”等奖项,小说、散文和新诗作品曾多次入选《年度澳门文学作品选》。著有短篇小说集《霓虹餐厅》。

相关资料

好生活
花莲舒适的生活使各地文人墨客慕名而至,其中特别叫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家以八十年历史的日式房舍改建而成的咖啡馆。
咖啡馆藏身小巷,隐蔽却不失热闹。早上十时,我脱鞋,推门而入。店内有文学类的新旧书籍,也有各种当地特色文创产品,以及复古装饰如老电话、古老大钟、旧式风扇等。乍看之下,该是一家为文青而设的咖啡店。可现场所见,客人中有老中青三代所组成的家庭,也有四名公公婆婆围成一桌,谈笑风生。而中年夫妻、年轻恋人、三五成群的大学生,以及独行怪客如我,也是店内风景之一。这类对各族群都亲善的咖啡店,在台北或澳门,都难觅见。究其因由,大概是在我们高度现代化的城市里,总爱为人或物分门别类,咖啡店老板锁定目标客源,据其生活模式,打造属于他们的咖啡店,却无意间对其他族群有所排拒。我们很少见到一家人在咖啡店聚会,大家几乎条件反射地认为,咖啡店不适合扶老携幼的家族聚餐。
那么,是什么把这些如此不一样的客人,聚集于花莲这家小店?我认为正是生活的连续性。店内大部分器物,包括放置餐具的柜子和每张桌椅,都用木制,常听到咔吱咔吱、来自日据时期或更远古时期的木屐声。加上精心安排的家具摆设,令我遥想起《童年往事》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电影中,住在日式民宅里的一家人。用身体也好,眼睛也罢,触碰这些老器物,就能感受到前人的生活,来自历史远方的呼唤。仅就此而言,老人自会怀想往昔,倍感亲切。相较之下,很多文青咖啡店,常常只放些独立音乐,摆满文艺书刊,高反差的灯光,切断了时代,直教上了年纪的人,一推开门,浑身不对劲,掉头就走。
毕竟努力打拚多年的上一辈,更重视日常生活感,而非在想象中自我完善的所谓“生活品味”。

单车的前世今生
大半世纪前,单车仍是实用的工具,数以万计劳动阶层每日含辛茹苦,以单车代步,上班上学,送货送饭,每一踩每一踏都沾满了汗水。虽然身处汽车摩托泛滥的二十一世纪,但每次欣赏意大利经典电影《单车失窃记》,随着主角借以为生的单车被偷走,心总有戚戚焉。在那个年代,一辆单车,是劳动力的保证,宛如人们健康的四肢。
有传单车早在十九世纪已传入中国,但得到中国皇室的宠爱,却是二十世纪的事。1922年,年仅十六岁的溥仪收到来自堂弟溥佳的新婚贺礼——英国产三枪牌单车。溥仪大喜,每天骑着这款洋气玩意儿,在宫中四处游走。由于宫门的门槛妨碍其随意穿行,溥仪更命人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遗产统统锯掉。这一举,不但锯掉了骑车的窒碍,也锯掉了大清的传统,可见溥仪对单车的痴迷。

好生活

花莲舒适的生活使各地文人墨客慕名而至,其中特别叫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家以八十年历史的日式房舍改建而成的咖啡馆。

咖啡馆藏身小巷,隐蔽却不失热闹。早上十时,我脱鞋,推门而入。店内有文学类的新旧书籍,也有各种当地特色文创产品,以及复古装饰如老电话、古老大钟、旧式风扇等。乍看之下,该是一家为文青而设的咖啡店。可现场所见,客人中有老中青三代所组成的家庭,也有四名公公婆婆围成一桌,谈笑风生。而中年夫妻、年轻恋人、三五成群的大学生,以及独行怪客如我,也是店内风景之一。这类对各族群都亲善的咖啡店,在台北或澳门,都难觅见。究其因由,大概是在我们高度现代化的城市里,总爱为人或物分门别类,咖啡店老板锁定目标客源,据其生活模式,打造属于他们的咖啡店,却无意间对其他族群有所排拒。我们很少见到一家人在咖啡店聚会,大家几乎条件反射地认为,咖啡店不适合扶老携幼的家族聚餐。

那么,是什么把这些如此不一样的客人,聚集于花莲这家小店?我认为正是生活的连续性。店内大部分器物,包括放置餐具的柜子和每张桌椅,都用木制,常听到咔吱咔吱、来自日据时期或更远古时期的木屐声。加上精心安排的家具摆设,令我遥想起《童年往事》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电影中,住在日式民宅里的一家人。用身体也好,眼睛也罢,触碰这些老器物,就能感受到前人的生活,来自历史远方的呼唤。仅就此而言,老人自会怀想往昔,倍感亲切。相较之下,很多文青咖啡店,常常只放些独立音乐,摆满文艺书刊,高反差的灯光,切断了时代,直教上了年纪的人,一推开门,浑身不对劲,掉头就走。

毕竟努力打拚多年的上一辈,更重视日常生活感,而非在想象中自我完善的所谓“生活品味”。

单车的前世今生

大半世纪前,单车仍是实用的工具,数以万计劳动阶层每日含辛茹苦,以单车代步,上班上学,送货送饭,每一踩每一踏都沾满了汗水。虽然身处汽车摩托泛滥的二十一世纪,但每次欣赏意大利经典电影《单车失窃记》,随着主角借以为生的单车被偷走,心总有戚戚焉。在那个年代,一辆单车,是劳动力的保证,宛如人们健康的四肢。

有传单车早在十九世纪已传入中国,但得到中国皇室的宠爱,却是二十世纪的事。1922年,年仅十六岁的溥仪收到来自堂弟溥佳的新婚贺礼——英国产三枪牌单车。溥仪大喜,每天骑着这款洋气玩意儿,在宫中四处游走。由于宫门的门槛妨碍其随意穿行,溥仪更命人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遗产统统锯掉。这一举,不但锯掉了骑车的窒碍,也锯掉了大清的传统,可见溥仪对单车的痴迷。

单车的实际用途已今非昔比,我们仍可见一些送报送货工人,骑着单车在马路间穿梭,但很多稍有经济能力的,早已买下一台电单车。与单车相比,电单车不环保,却节省人力,车速更快,效率更高,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于是单车的社会意义逐渐产生了变化,变成了一种奢侈的文青玩意儿,有闲阶级的生活品味。因为不赶时间,且响应席卷全球的环保浪潮,文青们在马路上迎风而踏,畅想自己正身处托斯卡尼的艳阳下,享受一个悠闲的下午。

在实用与奢侈之间,单车给人的浪漫想象仍历久不衰,是青春以及感情萌芽的象征。大学时期,虽然不是台大学生,我偶尔会走进台大校园,看看莘莘学子、单车高手,如何在椰林大道和各学院之间的广阔步道上,单手或完全放开双手,奔驰如招展的野花。青春的气息,让我想起那些一无所有、无所顾虑的日子,想起《甜蜜蜜》的黎小军和李翘,在陌生的城市中寻路迷惘、一起踏过的青葱岁月。

一张合照的意义

我有一位朋友,不愿与人合照。起初我以为她对自己的外貌缺乏信心,后来才明白,原来她不喜欢“和某人一同到此一游”的仪式感。

摄影术发明至今,照片由黑白走向彩色,从照相馆走向各种场所,相机由笨重走向轻巧,百多年来,合照一直是很多人非常重视的仪式,一张张满载情感的照片,曾抚慰无数分隔异地的亲友、情人们的心灵。时至今日,拍照已成举手之劳,渐渐地,不少人习惯在不同场合举起手机,和一些不太亲近的人合影,放在社交媒体上,刷一下存在感或建立个人形象。拍合照已由“非拍不可”变成“有好过无”、仪式感远大于情感浓度的行为。

撇开仪式感,合照也是帮助记忆的节点。一张合照,提醒你曾在某年某月,和某人去过迪士尼,凭照片上各人的表情,你会记起当时谁跟谁在吵架,谁和谁在暧昧。于此层面上,照片成了记忆体不足的大脑之延伸,给人“凝聚情感的仪式”以外的另一重意义。

在菲林相机年代,合照的仪式感也许更重。一张照片得来不易,首先你要带一部装上可用菲林的相机出门,选一个光线充足、景色优美的地点,确保人景俱美,构图刚刚好,再按下快门。由于每按一次快门都要用一格菲林,你没有太多重拍机会。拍完拿菲林去冲洗,等上几天,才收到一张难以修改的3R或4R照片。你会珍重地将它放进家庭相簿,留待日后心血来潮时翻出来重温。因为过程繁复,照片中的各人之间,相较于现在,一般都有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无可否认,科技带来便利,今天当你拍一张大家族合照,只需按下手机快门,将数码照片放上通讯群组,群组中的所有家族成员都可下载留存。至于是否印成实体照片并放进家庭相簿,则取决于照片对各人的意义了。

本书特色

澳门文学丛书·第五批出版图书

散文集《一个人的广场舞》集结了作者七年来于《澳门日报》“新园地”刊登的专栏文章,分为《时事》《艺事》《情事》和《故事》 四辑。

阅读本书,犹如广场舞的观众,手执望远镜,将视野集中在其中一名广场舞者身上,感受与此孤独的灵魂交汇的瞬间。

目录

目录

时 事

好生活·003

单车的前世今生·005

一张合照的意义·007

手抖的能力·009

老朋友·011

口头禅·013

别出心裁的文化贩卖者·015

步行街上的假日气氛·017

路环小孩的大世界·019

游机河·021

活在当下,情由心生·023

当我们看世界杯时,我们在看什么?·025

当我们拍摄食物时,我们在拍什么?·027

低调的街拍摄影师·029

大师与工匠·031

人人都是创作者·033

相约元宇宙·035

艺术已死?·037

作为数字的货币·039

网上战“疫”·041

满街“凡神”的时代·043

欢迎来到游戏世界·045

科幻城市与“反应时代”·047

奥斯卡颁奖礼的意义·049

微电影·051

追逐死线的生活·053

写作路上的龟兔赛跑·055

为荣誉而战·057

星期日的仪式感·059

艺 事

怪才添布顿的异想世界·063

和你一起捉龙虾的人·065

现代生活的麻醉剂·067

世界变了吗?·069

当城市作为一个文化符号·071

谁知赤子心·073

所有说不出的再见都唱成了歌·075

黑暗的力量·077

最好的祝福·079

他始终是你父亲啊·081

汾阳小子贾樟柯·083

我的摄影机不说谎·085

请与我共舞·087

爱不起的董小姐·089

“奇”乐无穷·091

天空是白的,但云是黑的·093

我喜欢·095

告别·097

真诚的可贵·099

一念之仁·101

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103

在北极钓声音的男人·105

那一抹忧郁又温暖的蓝·107

玩火的小孩·109

阴郁如冰冷河水般缓缓流过·111

人人都读现代诗·113

平凡无奇的人的魅力·115

“鲁蛇”之梦·117

真正的绅士·119

也许并没有故事·121

爱你是用你的眼睛看世界·123

《千与千寻》寻什么?·125

爱情的模样·127

无暇对谈的知识分子·129

当一名法国邮差·131

不完全交友指南·133

摆渡人·135

吵者爱也·137

爱情来了·139

一见钟情·141

短暂的同路人·143

真爱让多少人生孤独·145

进入虚拟世界·147

乐迷的心愿·149

葬礼歌单·151

没有你,我要如何活下去?·153

大师们的人生句点·155

变得不朽,然后死去·157

情 事

细水长流的小城日夜·161

愿你在这复杂的世界里简单地活着·163

会安男孩·165

一场永志难忘的大雪·167

搭错车·169

古都城墙外的音乐家·171

Lost in Translation·173

尽情地“懒”·175

一座城市的底蕴·177

末代皇城的战争与和平·179

疫情下的异地恋·181

一件大玩具·183

相约下届世界杯·185

越式料理·187

跟一行禅师学写作·189

怪叔叔·191

电单车浮世绘·193

五味杂陈顺化菜·195

时代的见证者·197

马路上的数学家·199

越共咖啡·201

越南理发记·203

信仰的力量·205

故 事

美学距离·209

装睡的人·211

烈日下的街头情怀·213

我们的篮球场·215

修补遗憾的魔法盒·217

键盘战士·219

开篷慢车·221

卡片赌徒·223

卡友·225

包书胶·227

旅游书·229

老派探险者的游戏·231

在群星的照耀下写作·233

笔记簿·235

读报时光·237

一日之计在于“撕”·239

奢侈品与必需品·241

台风来了·243

不幸的餐厅·245

可敬可爱的台湾导演·247

七十年一觉明星梦·249

盹在这里也不错·251

单车漫游者·253

匆匆一别·255

雾中风景·257

那些曾遇见又错过的风景·259

Memento Mori·261

魔幻时刻·263

命中注定的书·265

言语之外,沉默之中·267

久违的饭香·269

盗版影碟的美好年代(上)·271

盗版影碟的美好年代(下)·273

灵光不逝·275

发型屋·277

带一首歌去云南·279

一个清澈透明的下午·281

红街市·283

小心翻阅·285

过期报纸·287

断舍离·289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291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一个人的广场舞(澳门文学丛书)/古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