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理查德·海因伯格(Richard
页数:237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1114324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油价一路攀升,当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成为奢求,当金融危机几乎毁掉我们的一切,我们不禁要问:盲目追求gdp的增长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是可持续的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增长停止》给出了令人吃惊的答案:面对经济衰退以及资源、环境、金融的约束,曾经再熟悉不过的经济增长已经一去不返,我们将不得不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适应“无增长时代”的到来。虽然《当增长停止》的核心思想有些悲观,并且骇人听闻,但是足以使我们警醒。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无疑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当增长停止》适合决策者、企业家、投资者、普通大众等阅读,将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简介
理查德.海因伯格(Richard
Heinberg),著有9本畅销书,其中包括《派对结束:石油、战争与工业社会的命运》(The Party’s Over: Oil,
War and the Fate of Industrial
Societies)、《黑暗尽头:煤炭、气候与最后的能源危机》(Blackout: Coal, Climate and the
Last Energy Crisis)以及《能源下坡路》(Powerdown)等。海因伯格是后碳研究院(Post
Carbon)的资深研究员,任世界顶级咨询机构Peak
Oil高级咨询师。此外,海因伯格还凭借其在能源培训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金?赫伯特奖”(M. King Hubbert
Award)。自2002年以来,海因伯格针对化石燃料危机话题在全球进行了400多场演说。他的文章屡次见诸于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和《时代》,曾多次出演电影纪录片,其中包括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的《第11个小时》,曾接受7个国家的国家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采访。有关海因伯格及其成果的更多信息,请登录TheEndOfGrowth.com。
本书特色
●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的唯一指标是否合理?
●世界各国盲目追求gdp的后果是什么?
●经济增长真的可以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吗?
●理想中的可持续社会和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当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污染严重、金融体系乏力,有限的世界如何承载无限的增长?
●增长极限的警钟已经敲响,是时候改变了!
与其说理查德?海因伯格在这本书中就资源、环境以及金融约束作出了十分悲观的预测,还不如说他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转型的警示。当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寻求新的增长方式时,这本显得有些悲观的著作显示出独特的参考价值。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居安思危是中国古老的智慧,也是必须的。但未来,必不如本书预计的那么悲观。无论是资源、环境,还是金融系统的约束,都会得到舒解,世界经济增长的步伐不会停止,人类将像过去历次摆脱危机和约束一样,走出新的经济增长的路子。当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必须和必然的。这或许应该是本书真正的价值所在。
——王福重,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
理查德·海因伯格指出,我们将无法避免地面对三场危机:资源约束、环境冲击以及金融体系的超载。他不仅揭示了这三种危机的根源,而且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说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危机,而是错综复杂的整体性危机。读罢此书,我们将从中得出如下两个结论:第一,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是所谓的经济萧条,而是增长的终结;第二,这并不是我们的子孙才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必须为此着手准备,而本书就是我们的新起点。
——保罗·吉尔丁(paul gilding),著有《大崩解》(the great
disruption),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前领导人
目录
推荐序 增长正未有穷期——王福重
引言 新常态
增长为什么会终止
增长终结在意料之中
为什么增长如此重要
增长真的是非常态吗
复合增长的简单数学逻辑
石油峰值论
从可怕的理论到更可怕的现实
破裂的泡沫
后增长时代的面貌
本书阅读导航
第一章 疯狂的泡沫大赛
经济简史
无所适从的经济学
20世纪的经济学
经济周期、利率和中央银行
疯狂的货币
债务
第二章 泡沫破灭
纸牌屋
背景初探:1970年到2001年
影子银行与房产泡沫
宿命之途
万恶之源
债务极限
无止境的信贷膨胀
徒劳的刺激和救助
其他国家及其中央银行的对策
倾尽所有之后
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
走上绝路
第三章 地球的极限:增长为何不会重现
石油
其他能量性资源
市场如何应对资源稀缺
水
粮食
贵金属及其他矿产品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意外事件、环境退化与自然灾害
第四章 创新、替代性和效率是否会让增长再现
是否一切均可替代
能源效率或许会成为救命稻草
艰难跋涉的商业发展
“摩尔定律”还是“墨菲定律”
专业化与全球化
第五章 缩水的馅饼:有限世界里的竞争与相对增长
中国泡沫
货币战争
后增长时代的地缘政治
人口压力:人满为患的地球与老少之争
“发展”的终结
后增长时代的贫富之争
第六章 正视紧缩,重识进步
“缺省”场景
一刀切还是免费货币
后增长时代的货币
后增长经济学
国民幸福总值
原则上,我们的问题尚可解决
第七章 后增长时代的生活
明确当务之急
转型城镇
公共安全俱乐部
将新经济提上日程
理想中的可持续社会
展望未来
节选
●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的唯一指标是否合理?
●世界各国盲目追求GDP的后果是什么?
●经济增长真的可以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吗?
●理想中的可持续社会和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当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污染严重、金融体系乏力,有限的世界如何承载无限的增长?
●增长极限的警钟已经敲响,是时候改变了!
与其说理查德?海因伯格在这本书中就资源、环境以及金融约束作出了十分悲观的预测,还不如说他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转型的警示。当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寻求新的增长方式时,这本显得有些悲观的著作显示出独特的参考价值。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居安思危是中国古老的智慧,也是必须的。但未来,必不如本书预计的那么悲观。无论是资源、环境,还是金融系统的约束,都会得到舒解,世界经济增长的步伐不会停止,人类将像过去历次摆脱危机和约束一样,走出新的经济增长的路子。当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必须和必然的。这或许应该是本书真正的价值所在。
——王福重,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
理查德·海因伯格指出,我们将无法避免地面对三场危机:资源约束、环境冲击以及金融体系的超载。他不仅揭示了这三种危机的根源,而且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说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危机,而是错综复杂的整体性危机。读罢此书,我们将从中得出如下两个结论:第一,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是所谓的经济萧条,而是增长的终结;第二,这并不是我们的子孙才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必须为此着手准备,而本书就是我们的新起点。
——保罗·吉尔丁(Paul Gilding),著有《大崩解》(The Great Disruption),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前领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