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哲范
页数:344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68335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POD产品说明:
1. 本产品为按需印刷(POD)图书,实行先付款,后印刷的流程。您在页面购买且完成支付后,订单转交出版社。出版社根据您的订单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单独为您印制该图书,属于定制产品。
2. 按需印刷的图书装帧均为平装书(含原为精装的图书)。由于印刷工艺、彩墨的批次不同,颜色会与老版本略有差异,但通常会比老版本的颜色更准确。原书内容含彩图的,统一变成黑白图,原书含光盘的,统一无法提供光盘。
3. 按需印刷的图书制作成本高于传统的单本成本,因此售价高于原书定4875. 按需印刷的图书,出版社生产
作者简介
李哲范 男,1961年出生,研究生,教师,副教授。
科研成果
(1)李哲范:《中国行政诉讼法中“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一)》,《法学论丛》2002年5月第151卷第2号,二万字。
(2)李哲范:《中国行政诉讼法中“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二)》,《法学论丛》2002年9月第151卷第2号,二万字。
(3)李哲范:《中国行政诉讼中 除外事项——中国审判权界限的一个侧面(一)》,《法学论丛》2002年10月第152卷第1号,二万字。
(4)李哲范:《中国行政诉讼中 除外事项——中国审判权界限的一个侧面(二)》,《法学论丛》2002年12月第152卷第3号,二万字。
(5)李哲范:《中国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中国审判权界限的一个侧面(一)》,《法学论丛》2006年10月第160卷第1号,二万字。
(6)李哲范:《中国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中国审判权界限的一个侧面(二)》,《法学论丛》2007年5月第160卷第6号,二万字。
(7)[韩]朴荣吉,李哲范:《东北亚知识产权法制的统一》,《河北法学》 2009年12月。
(8)李哲范:《中国行政诉讼理论的新动向》 《仁川法学论丛》2009年第12辑。
(9)李哲范:《“显失公正”之定位》,《当代法学》2010年第4期,等。
本书特色
《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行政诉讼司法权界限》以“司法权界限”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行政诉讼司法权的横向和纵向界限。《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行政诉讼司法权界限》试图明确界定司法权的概念,客观评价司法权的性质与功能,系统地考察了日本司法权界限理论。在从宪法视角考察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司法权制度的历史演进以及当前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行政行为及受案范围、原告资格、“排除事项”等行政诉讼司法权的横向界限和行政裁量、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则等行政诉讼司法权的纵向范围,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目录
第一篇 司法权界限原理
第一章 司法权界限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司法权的法理分析
第二节 司法权界限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司法权界限论的理论根据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的司法权界限
第一节 司法权的中国特色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影响我国行政诉讼司法权界限主要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篇 行政诉讼司法权的横向界限
第三章 行政诉讼中的行政行为概念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与受案范围
第三节 统一行政行为概念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行政诉讼判断原告资格应考虑事项——以日本行政判例为素材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日本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法律文本解读
第三节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理论与实践分析
第四节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理论的反思与借鉴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行政诉讼排除事项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司法解释定位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中的排除事项
第三节 司法解释中的排除事项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篇 行政裁量及其司法权界限
第六章 司法变更权限定与扩大的博弈
第一节 司法变更权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节 司法变更权制度概要.
第三节 “显失公正”与“滥用职权(滥用裁量权)”的区别
第四节 司法变更权范围之界定
第五节 司法变更权的适用标准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行政裁量权的司法控制模式选择——以无瑕疵裁量行使请求权为视角
第一节 无瑕疵裁量行使请求权概述
第二节 无瑕疵裁量请求权与司法控制方式
第三节 我国行政裁量权司法控制存在的缺陷及反思
第四节 行政裁量权司法控制方式的路径选择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篇 行政立法及其司法权界限
第八章 行政规章的司法审查
第一节 立法体系中行政规章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 规章的审判基准性
第三节 合法性审查权的扩张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行政规则的司法审查
第一节 行政规则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 行政规则法律效力的根据与判断标准
第三节 行政规则司法审查可行性论证
第四节 行政规则司法审查的标准和范围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