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红楼梦》与中国文学传统

封面

作者:王庆云

页数:218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68349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红学作为国内古代文学和国外汉学研究的一门显学,自18世纪中期以来,尤其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红学”兴起至今,其热度一直没有降低过。检视近一个世纪红学的得失功过,承续红学传统文脉,是推进当代红学创新发展的基础。本书回顾了百年红学史上的五次高潮,对红学百年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进行了探秘,评价了当代红学点评对红学传统的承继与创新的意义。
本书对作为世界汉学“显学”的红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至今存在的《红楼梦》之谜问题均作了系统的梳理研究和创新解读,问题意识凸显,内容引人入胜,值得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庆云,女,1962年生,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与国际汉学。曾于1998年—1999年任教于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2004年—2005年在该校访问研究。2010年—2012年任教于美国德州A&M大学中美合作孔子学院。主要成果有《中国古代文学(小说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中国古代文学(诗歌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5)、《唐诗选读》(参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与中国做跨文化对话》(世界汉学论丛,参译,北京:中华书局,2001)等,在《文史哲》《红楼梦学刊》《山东大学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国内期刊及国外《东方学》《中国人文科学》等期刊发表红学、聊斋学、海外汉学等研究论文数十篇,主持承担省部等科研项目多项。

本书特色

  红学作为国内古代文学和国外汉学研究的一门显学,自18世纪中期以来,尤其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红学”兴起至今,其热度一直没有降低过。检视近一个世纪红学的得失功过,承续红学传统文脉,是推进当代红学创新发展的基础。本书回顾了百年红学史上的五次高潮,对红学百年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进行了探秘,评价了当代红学点评对红学传统的承继与创新的意义。

  《<红楼梦>与中国文学传统》对作为世界汉学“显学”的红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至今存在的《红楼梦》之谜问题均作了系统的梳理研究和创新解读,问题意识凸显,内容引人入胜,值得阅读参考。

目录

引论:永远的《红楼梦》

第一章 百年论争:中国“红学”的五次浪潮

一、“红学”研究的第一次浪潮:“索隐”浪潮

二、“红学”研究的第二次浪潮:“考证”浪潮

三、“红学”研究的第三次浪潮:“现实主义红学”浪潮

四、“红学”研究的第四次浪潮:“著作权论争”浪潮

五、“红学”研究的第五次浪潮:“多元化红学”浪潮

六、红学是什么:几点余论

 

第二章 未解之谜:《红楼梦》的“作者”与“本事”

一、作者之谜:红楼梦作者问题论争探源

1?胡适“曹雪芹作”说的依据何在

2?胡适“曹雪芹作”说依然存在的质疑

二、主人公之谜:贾宝玉形象探源

1?贾宝玉形象并非“曹雪芹的自述传”

2?《红楼梦》的“悲凉之雾”与佛教思想

3?敦煌唐五代写本《悉达太子修道因缘》与贾宝玉形象

4?《佛本行集经》悉达太子成道“本事”与《红楼梦》

三、书名之谜:唐诗与《红楼梦》的几个书名

1?关于书名《红楼梦》

2?关于书名《石头记》

3?关于书名《金陵十二钗》

四、意象之谜:《红楼梦》与李商隐

五、拆字之谜:“一从二令三人木”众解平议

1?“一从二令三人木”的28种破解

2?“二百年之谜”并非是“谜”

六、本事之谜:“红楼一任说,我说是东皋”

–《红楼梦》“大观园”本事新说

1?“京华何处大观园”?

2?“红楼一任说,我说是东皋”

 

第三章 渊源有自:《红楼梦》对文学传统的承继

一、中国古代小说悠久灿烂的发展历史

二、仙道渊薮:古代文学中的“蓬莱”母题

三、诗的国度:以唐代情爱诗为例

1?唐代情爱诗兴盛的原因及其作者情况

2?唐代情爱诗的题材内容

3?唐代情爱诗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四、中国古代文学的“克隆”传统

1?“克隆”与“元故事”

2?“克隆”的“主脑”“骨骼”和“部位”

3?“克隆”现象的机理

 

第四章 评点红学:中国小说评点的传统与复归

一、“脂砚斋”的评点与《红楼梦》“作意”的解读

二、中国小说评点中的“发愤作书”说

三、中国小说评点的传统及其形式

1?中国小说批评的评点传统

2?中国小说评点的类型

四、书尚评点:中国小说评点的功能

1?“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

2?评点者的感情灌注与对读者的阅读引领

3?中国小说评点的“现实主义”功能

五、王蒙评点《红楼梦》与中国小说评点传统的复归

1?王蒙评点《红楼梦》

2?王蒙对小说评点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创新

3?王蒙对小说评点传统内容的继承和创新

4?王蒙评点突出的个性化语言

5?王蒙评点《红楼梦》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六、小说评点形式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复兴

1?当代重评古典名著中传统评点样式的“复活”

2?小说评点在当代小说作品中的实验与复兴

附录《红楼梦》的外传与翻译

–基于《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的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红楼梦》与中国文学传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5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