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耿德勤
页数:45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303605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临床心理学》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苏州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南通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等多名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教学、医疗和护理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医师编写,全书十四章,约40万字,涵盖医学心理学教学所有内容,较为简明实用。《临床心理学》作为医学人文类系列教材之一,可供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护理等专业本科、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专升本、自学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和在职医护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特色
耿德勤、庄柏翔编著的《临床心理学》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苏州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南通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等多名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教学、医疗和护理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医师编写,全书十四章,约40万字,涵盖医学心理学教学所有内容,较为简明实用。作为医学人文类系列教材之一,可供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护理等专业本科、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专升本、自学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和在职医护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与发展
第三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
第四节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及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任务
第二章 临床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认知过程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
第三节 意志与行为
第四节 个性
第五节 需要、动机和人生观
第六节 气质
第七节 性格
第八节 能力
第三章 临床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理论
第一节 构造派心理学
第二节 机能主义心理学
第三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
第五节 精神分析心理学
第六节 日内瓦学派心理学
第七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八节 认知心理学
第九节 人性主义心理学
第四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卫生的历史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相关原则
第三节 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四节 群体心理健康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第六节 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
第五章 临床各科疾病的心理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科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外科及手术的心理问题
第四节 妇产科疾病的心理问题
第五节 儿科疾病的心理问题
第六节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第七节 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八节 康复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六章 临床疼痛心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疼痛的评估
第三节 疼痛的特点及其意义
第四节 影响疼痛心理因素
第五节 疼痛的临床心理
第六节 疼痛的处理策略
第七章 睡眠与身心健康问题
第一节 睡眠及睡眠障碍概述
第二节 睡眠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梦
第四节 睡眠障碍的分类及其发展
第五节 睡眠及睡眠障碍的评估
第六节 睡眠问题的影响作用
第八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
……
第九章 医患关系
第十章 临床心理治疗总论
第十一章 临床心理治疗各论
第十二章 临床心理咨询
第十三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心理问题
第十四章 心理应激
第十五章 心理障碍
节选
道德感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为三种: (1)直觉的情感体验: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它的产生往往非常迅速突然。例如,一个人由于突然的不安之感,而制止了某些不道德的要求;由于一种突如其来的自尊心,而激起了大胆而果断的行动。这种道德体验,尽管缺乏明确的自觉性,但它仍然与人的实践经验和道德认识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它是对周围舆论的态度的一种表现。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它是通过对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例如,对白求恩的想象可以激起国际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的情感。道德形象之所以能激起人们的道德体验,是由于道德榜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直观的形式,完全符合人们的认识特点。由于这些形象往往是作为社会道德经验的化身而存在的,因而可以使人们更具体地领会某种道德经验。同时,由于形象的生动性和感染性,容易激起人们情绪上的共鸣,常常使人终生难忘。 (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它是以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为中介的情感,而且具有较大的概括性。这是一种比较深挚的道德感,因而也是比较持久而富有强大动力作用的情感。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人在认识事物或追求真理方面能否满足求知需要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理智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它又反过来推动人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动力。 惊奇感、怀疑感、自信感是与学习密切联系的几种理智感。惊奇感是由于一个人所坚信的某种规律或真理突然遭到反驳和遇到矛盾时产生的。这种情感常是深入钻研问题的动力。怀疑感是在对事物缺乏可靠的证明时产生的。这种情感有时使人不愉快或在困难面前退缩,但对具有正确观点和坚强意志的人则是进一步探讨真理的动力。自信感是坚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寻求真理的一种理智感,它使人们坚信自己的信仰,为它勇敢、果断地进行斗争。 3.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美的体验。人们遇见可爱的人、美好的事物时,有赞扬、有歌颂、有感叹、也有爱情,这些欣赏和评价,激起情感的共鸣,使人快乐、入迷、神往、敬仰、爱慕,这就是美感,也是美的情操。 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如辽阔的海洋、壮丽的河山、蔚蓝的天空、秀丽的田园等,都有它自然美的一面。美还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如引人人胜的绘画、巧夺天工的雕塑、匠心独运的刺绣等,都蕴含着艺术的美。美又存在于人类自身之中,美丽的相貌、轻盈的体态、高尚的品德、模范的行动,都表现了人的外表美、精神美。 美感是怎样产生的呢?心理学家认为美感是一种移情作用。由于美的观赏,使人陶醉,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而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倾注到欣赏的对象中去。 人人都有一种求美的需要,这是种精神的需要,因此,美感是属于精神的、理智的、心理的高级情感。美感来源于自然景物,来源于艺术作品,来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有了自然界的美、艺术作品的美、人类现实的美,才有人的美感,美的情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