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
页数:271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10371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南侧,在府河与南河的交汇点以东,原为全兴酒厂的曲酒生产车间。1999年3一4月,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此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水井街酒坊遗址发掘报告》就是考古挖掘工作的成果汇总。本书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博物院编著。
作者简介
主要职能是承担成都市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发掘、研究、保护等工作。现有职工35人,聘用人员4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业务职称的科研人员32人。内设考古发掘研究一部、二部、三部,金沙遗址工作站,文物保护中心,办公室,保卫科,财务科。
本书特色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南侧,在府河与南河的交汇点以东,原为全兴酒厂的曲酒生产车间。1999年3一4月,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此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水井街酒坊遗址发掘报告》就是考古挖掘工作的成果汇总。本书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博物院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一 自然地理环境二 历史沿革第二节 发掘经过及报告编写一 发掘经过二 专家论证与社会反响二 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第二章 发掘区与文化堆积第一节 第一发掘单元的地层堆积第二节 第二发掘单元的地层堆积第三章 遗迹现象第一节 酿酒设备遗迹一 晾堂(一)晾堂L1(二)晾堂L2(三)晾堂L3二 酒窖(一)酒窖J1(二)酒窖J2(三)酒窖J3(四)酒窖J4(五)酒窖J5(六)酒窖J6(七)酒窖J7(八)酒窖了8三 灶坑(一)灶坑Z1(二)灶坑Z2(三)灶坑Z3(四)灶坑Z5四 圆形酿酒设备基座第二节 其他遗迹一 路基(散水)二 灰坑(一)灰坑H1(二)灰坑H2(三)灰坑H3(四)灰坑H4三 灰沟Gl四 柱础五 厂房建筑第四章 出土遗物第一节 瓷器一 景德镇窑产品(一)青花瓷器(二)青白釉瓷器(三)白釉瓷器(四)青釉瓷器(五)外青釉内白釉瓷器(六)蓝釉瓷器(七)粉彩瓷器(八)酱釉瓷器(九)孔雀蓝釉瓷器(一○)绿釉瓷器二 龙泉窑产品(一)碗(二)大盘(三)盘(四)碟(五)盏(六)高足碗三 琉璃厂窑产品(一)碗(二)碟(三)盘(四)器盖四 磁峰窑产品五 不明窑口产品(一)青花瓷器(二)酱釉瓷器(三)白釉瓷器(四)青灰釉瓷器(五)白釉褐彩瓷器第二节 其他遗物一 陶器二 石器三其他遗物第五章 遗址分期与年代第一节 出土瓷器的分期与年代第二节 地层单位分组及年代推定一 标准地层及遗迹的年代推定二 地层分组及年代推定(一)地层分组(二)年代推定第三节 酿酒设备遗迹的分组与遗址的分期和年代第六章 相关问题的初步认识第一节 遗址内圆形酿酒设备基座遗迹的用途探析第二节 水井街酒坊遗址复原探析第三节 水井街酒坊遗址价值初识第四节 关于水井街酒坊的人文地理背景及其生成原因一 东门胜景与水陆辐辏——水井街酒坊生成的人文地理背景(一)传统东门游乐胜地(二)自古水陆交通枢纽二 酒香诗韵与商旅云集——水井街酒坊生成的文化经济动力(一)游宴饯集与吟诗作赋——甲于四蜀的成都游赏之乐(二)万商荟萃与客旅如云——繁荣的成都商业贸易第五节 水井街酒坊遗址与酒文化考古附录附录一 “水井街酒坊”环境中红曲霉的研究Ⅰ.红曲霉3.56菌株的分离、鉴定附录二 “水井街酒坊”环境中红曲霉的研究Ⅱ.红色红曲霉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附录三 温湿度对水井街酒坊遗址的影响附录四 水井街酒坊遗址出土瓷器检测报告附录五 水井街酒坊遗址出土“天号陈”暨酒文化研讨会纪要附录六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附录七 水井街酒坊遗址研究资料索引后记英文提要
节选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南侧,在府河与南河的交汇点以东,原为全兴酒厂的曲酒生产车间。1999年3一4月,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此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水井街酒坊遗址发掘报告》就是考古挖掘工作的成果汇总。本书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博物院编著。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水井街酒坊遗址发掘报告》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35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