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上.下卷)

封面

作者:岳红记

页数:57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161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上下)》编著者岳红记。《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上下)》内容提要: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形成的“长安书体”与该时期的民族融合藕发展紧密相关,它为南北书法在隋代的融合和唐代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该书以详实的资料从地域文化、书法演变等角度论述了“长安书体”的发展历程;并认为“魏碑”是北魏时期流行的一种书法风尚,不仅指“洛阳体”还包括“长安书体”、“凉州书体”等区域性书体,拓宽了“魏碑”书法的研究领域,促使学界、书法界对该书体的重新认识,将对我国当今书法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岳红记,又名岳弘骥,笔名海雨,陕西省洛南县人,副教授、美术学博士、长安大学环境艺术与环境美学博士后、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执教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2004年4月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2011年7月博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丝绸之路美术史,师从李青教授;2007年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获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出版专著《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一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和《岳弘骥书画艺术实践》,合著《文化产业学》和《古都历史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7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书画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国家有关单位、机构收藏;2012年曾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书画艺术交流。

本书特色

《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套装共2册)》从书法研究的价值看,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题记书体在北魏时期形成的以“平画宽结”的“长安书体”和以“斜画紧结”的“洛阳体”共同构成了“魏碑体”书法的两大主要特征。“长安书体”结体宽博,横平竖直,书风疏朗纯厚,简朴超逸,更具有民间性和普遍性,对西魏、北周的造像题记书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演进过程与我国北方民族的融合和发展紧密相关,从北魏早期的“以隶写楷”到“以楷写隶”,再到最后的规整、圆润、秀美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南北朝书法融合的表现,这种文化上的融合为隋代书法的统一和唐代书法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目录

《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上卷)》绪论第一节 研究范围一 时间范围二 地域范围三 对象界定四 名词界定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一 研究方法二 理论依据:地域书法理论第三节 研究综述一 从其源流、形制角度的研究二 从书法艺术演进角度的研究第一章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产生的原因第一节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产生的时代背景一 北朝时期的历史概述二 北朝时期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改革第二节 北朝关中地区的民族融合一 鲜卑族二 氐、羌族三 匈奴族四 其他民族第三节 北朝关中地区的民族宗教信仰一 北朝关中地区道教的信仰状况二 北朝关中地区佛教的信仰状况第二章 北魏关中地区的造像题记书法第一节 北魏关中地区造像碑概况第二节 北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特点——长安书体一 魏碑是书体还是书风二 造像题记书法的本质三 北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特点——长安书体第三节 北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成因及影响一 北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的成因二 北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的影响第四节 北魏关中地区与其他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一 北魏关中地区与河南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二 北魏关中地区与河西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三 北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与敦煌墨迹书法比较第三章 西魏关中地区的造像题记书法第一节 西魏关中地区造像碑概况第二节 西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及其成因一 西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特点二 西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成因第三节 西魏关中地区与其他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一 西魏关中地区与东魏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二 西魏关中地区与河西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三 西魏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与敦煌墨迹书法比较第四章 北周关中地区的造像题记书法第一节 北周关中地区造像碑概况第二节 北周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及其成因一 北周时期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特点二 北周时期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成因第三节 北周关中地区与其他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一 北周关中地区与北齐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二 北周关中地区与河西地区造像题记书法比较三 北周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与敦煌墨迹书法比较第五章 刻工对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的影响第一节 楷书发展的两条脉络一 墨迹书体的发展脉络二 铭刻楷书的发展脉络第二节 刻工对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的影响一 书手与刻工二 刻工的研究三 刻工对造像题记书法的影响结语参考文献后记附录一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及造像概况一览表附录二 北魏(386-534年)关中地区主要造像碑及造像概况一览表附录三 西魏(535-556年)关中地区主要造像碑及造像概况一览表附录四 北周(557-581年)关中地区主要造像碑及造像概况一览表附录五 北朝(386-581年)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图谱(见下卷)附录六 北朝(386-581年)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字谱(见下卷)……

《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下卷)》

节选

《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套装共2册)》从书法研究的价值看,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题记书体在北魏时期形成的以“平画宽结”的“长安书体”和以“斜画紧结”的“洛阳体”共同构成了“魏碑体”书法的两大主要特征。“长安书体”结体宽博,横平竖直,书风疏朗纯厚,简朴超逸,更具有民间性和普遍性,对西魏、北周的造像题记书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演进过程与我国北方民族的融合和发展紧密相关,从北魏早期的“以隶写楷”到“以楷写隶”,再到最后的规整、圆润、秀美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南北朝书法融合的表现,这种文化上的融合为隋代书法的统一和唐代书法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上.下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5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