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适
页数:366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2290654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胡适先生最好看的哲学书!
妙趣横生、空前绝后的北大中国哲学课。
“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令傅斯年、顾颉刚等人口服心服的划时代著作。
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哲学图书典藏第一!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相关资料
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出版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那就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无论如何,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近代化的工作中,胡适的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节录
他不管以前的课业,重编讲义,辟头一章是“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这一改把我们一般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
——顾颉刚《古史辩?自序》(节录)
冯(友兰)、胡二氏对创建中国哲学史,各有贡献,两者可以互补。但要说文化立场,我更赞同胡适。
胡适的贡献,是开创性的,也是开放性的。他是真正的大师。
大师的意思是倡风气之先,后后世奠格局,不是收拢包圆儿,不是颠扑不破。
……
中国哲学史,从一家之学,重归六家之学或百家之学,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胡。中国的学者要感激他,西方的学者也要感激他。
胡适不必气短。
……
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我们要特别感谢胡适先生,因为没有他,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百家争鸣。他的方向,才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新方向。
——李零?《重归古典:兼说冯、胡异同》(节录)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1918年9月定稿,一出版即因其方法和见解的创新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目录
序
再版自序
凡例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传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义
第五章 一以贯之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传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 论辩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 墨学结论
第九篇 庄子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研究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与性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第二章 所谓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附录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墨子·小取》篇新诂
节选
胡适先生最好看的哲学书!
妙趣横生、空前绝后的北大中国哲学课。
“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令傅斯年、顾颉刚等人口服心服的划时代著作。
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哲学图书典藏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