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段成式
页数:337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596341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酉阳杂俎》是唐代段成式所著笔记小说,此书不仅有奇绝动人的志怪故事,更囊括了历史、民俗、美术、烹饪等方面,堪称唐代生活的百科全书。《酉阳杂俎注评》由著名学者许逸民先生精选篇目、加以注评而成。本书不仅对难解字词予以注释,并对内容进行细致评析,或探寻资料来源、或引申讲解,从而分析其敷陈演变、阐明其思想意义。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段成式(约 803—863),字柯古,晚唐宰相段文昌之子,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早年随父亲四处游历,又博览官府藏书,知识广博。在诗歌方面,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但其重要的著作还是《酉阳杂俎》。
许逸民,1941 年生,河北正定人。196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编审。著有《古籍整理释例》、《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合著)、《酉阳杂俎校笺》等。
相关资料
包罗万象的志怪故事集,中国人自己的《一千零一夜》
世界上最早的中国“灰姑娘”叶限、堪比阿拉丁神灯的神奇金锥、姻缘前世注定的善良野叉、成“精”的桃李石榴……中国人自己的民间故事集,一份待开掘的民间志怪宝藏!
◎ 广博生动的大唐风俗画卷,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书中内容涉及唐代民间婚丧嫁娶、宗教、服饰、饮食、外交、医药……折射唐人社会生活的真实风貌,感受古人别样的生活与文化世界,读之既可怡情,又可增长知识。
◎ 精选篇章,详尽注评,轻松领略志怪小说精华
《酉阳杂俎注评》由著名古籍研究者许逸民从全本书中精选精彩篇章而成,辅之以详尽的注释和独到评论,或探寻资料来源、或引申讲解,带你轻松领略大唐志怪小说精华。
名人推荐
四十年前读段柯古的《酉阳杂俎》,心甚喜之,至今不变,段君诚不愧为三十六体之一,所写散文多可读。
——周作人
而抉择记叙,亦多古艳颖异,足副其目也……所涉既广,遂多珍异,为世爱玩,与传奇并驱争先矣。
——鲁迅
志怪之书,自《神异》《洞冥》下,亡滤者数十百家,而独段氏《酉阳杂俎》最为迥出。
——胡应麟
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莫或废也。
——四库全书总目
目录
唐太宗 / 1
武则天 / 2
瑞龙脑 / 4
梁正旦 / 6
北朝婚礼 / 9
近代婚礼 / 11
吴 刚 / 12
一 行 / 13
王 布 / 16
郑仁本表弟 / 17
前集卷二
蓬 球 / 20
孙思邈 / 21
裴沆再从伯 / 24
赵 业 / 26
罗公远 / 30
邢和璞 / 32
权同休友人 / 35
卢山人 / 37
唐居士 / 41
前集卷三
陆 操 / 42
同泰寺 / 43
玄 奘 / 45
梵僧不空 / 46
崔玄暐/ 48
前集卷四
五方人民 / 51
突 厥 / 52
拨拔力国 / 53
郑 絪/ 55
姜楚公 / 56
崔玄亮 / 57
南孝廉 / 58
前集卷五
王 固 / 60
郧乡民 / 61
梵僧难陀 / 62
李秀才 / 65
费鸡师 / 67
石 旻 / 68
翟乾祐 / 70
一 行 / 72
前集卷六
范山人 / 77
钱知微 / 78
辟尘巾 / 79
咸阳宫乐 / 81
皇甫直 / 83
前集卷七
郑 慤 / 85
刘孝仪 / 86
鱼旦 议、鱼旦 表 / 88
王彦伯 / 93
张万福 / 94
前集卷八
葛 清 / 96
崔 氏 / 98
王 幹 / 99
介休百姓 / 100
元 稹 / 101
侯君集 / 103
梦 / 104
前集卷九
李彦佐 / 107
韦行规 / 108
黎 幹 / 110
僧 侠 / 112
卢 生 / 115
前集卷十
风声木 / 118
珊 瑚 / 119
木 囚 / 120
燋 米 / 121
壁 影 / 121
涤阳道士 / 122
前集卷十一
袁 翻 / 124
陆 缅 / 125
僧灵鉴 / 128
前集卷十二
庾 信 / 130
徐君房 / 133
魏肇师 / 135
梁宴魏使 / 137
宁 王 / 141
王 勃 / 143
李 白 / 144
周 皓 / 148
郑 镒 / 151
前集卷十三
崔罗什 / 153
襄州举人 / 156
顾非熊 / 157
李 邈 / 159
前集卷十四
帝 江 / 161
张 坚 / 162
阿主儿 / 163
乾陀国 / 165
段明光 / 167
长须国 / 168
贾 耽 / 171
野 叉 / 172
智 圆 / 175
前集卷十五
刘录事 / 179
刘积中 / 180
戴 詧 / 183
守 宫 / 184
惠 恪 / 186
河北将军 / 187
前集卷十六
崔圆妻 / 189
鸽 信 / 190
王母使者 / 190
夜行游女 / 191
嗽金鸟 / 192
白 象 / 193
前集卷十七
乌 贼 / 195
奔 鱼孚 / 196
蚁 / 197
法 通 / 198
前集卷十八
异 果 / 200
蒲 萄 / 201
菩提树 / 203
无石子 / 206
紫 树 / 207
阿 魏 / 209
胡 椒 / 210
阿勃参 / 211
前集卷十九
苔 / 213
牡丹花 / 214
茄 子 / 217
异 菌 / 220
地日草 / 222
前集卷二十
鸷 雏 / 224
白 鹘 / 225
续集卷一
旁 ?/ 226
智 通 / 228
叶 限 / 230
周 乙 / 233
李和子 / 234
柳 成 / 236
崔 汾 / 237
辛 秘 / 240
续集卷二
樊 竟 / 244
王 申 / 245
姚司马 / 247
僧太琼 / 250
韩 幹 / 251
淮西军将 / 252
李固言 / 253
续集卷三
李 简 / 256
郑琼罗 / 258
韩 确 / 261
张 和 / 262
村人供僧 / 265
韦 陟 / 266
崔玄微 / 269
续集卷四
陆 畅 / 273
许 彦 / 274
顾玄绩 / 277
市人小说 / 281
续集卷五
素和尚 / 284
宝应寺 / 285
宝 骨 / 287
续集卷六
保寿寺 / 290
慈恩寺 / 292
续集卷七
段文昌 / 296
僧惟恭 / 299
高 涉 / 301
王孝廉 / 303
续集卷八
斗 鸡 / 305
郎 巾 / 306
邓州卜者 / 307
续集卷九
木龙树 / 309
续集卷十
醋心树 / 311
王母桃 / 312
节选
前 言
《酉阳杂俎》是中、晚唐之际出现的一部杂俎体笔记小说。现在的小说史家,一般是以“笔记小说”和“野史小说”对言, 认为二者既是对汉魏六朝“古小说”(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唐以下笔记体作品的概括与区分。二者的分野在于:“笔记小说偏重于记叙故事,具文学色彩;野史笔记偏重于记载史料,具史学色彩。”(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这里还使用了“杂俎体”这一概念,并非完全因为原本书名如此,更因为《酉阳杂俎》一书确实文备小说诸体,不仅包括本色当行的志怪、传奇,也包括杂事、琐语,乃至于考证与议论,似这般熔诸体为一炉的书,也只有“杂俎”的称呼才可以当之。至于作者在序言中径称自己的书为“志怪小说之书”, 而清修《四库全书》又把它著录在子部小说家类琐语之属,这不过反映了不同的时代对小说文体的不同认识,或者说是在认识《酉阳杂俎》一书的主体方面略有差异而已,其实和我们现在的说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803 ?— 863),字柯古,临淄邹平(今属山东)人。他是名父之子,其父段文昌曾任唐穆宗朝宰相。说起来段家也算是唐朝的开国元勋,成式五世祖段志玄曾以千人跟随李渊征战,累迁镇军大将军,被封为褒国公。但后来家道一度中落,至段文昌始得复振。文昌于穆宗时拜相, 文宗时为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太和九年(835)正月卒于剑南西川节度使任所(今四川成都)。段成式的前半生未见登第释褐之事,大抵随其父宦旅居各地,主要是往来于京蜀之间。
段成式的生年,史无明文。今存《送僧》诗有云:“形神不灭论初成,爱马乘闲入帝京。四十三年虚过了,方知僧里有唐生。”(《全唐诗》卷五八四)据考,此诗当作于会昌六年(846) 武宗死后。上年武宗毁佛,宣宗于六年三月即位,反其道而行之,敕令恢复寺院,故成式感叹“方知僧里有唐生”。诗中明言
“四十三年虚过了”,虽属用典(见《史记·蔡泽传》),亦可能实指其年。由此上溯四十四年,则为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这大约就是段成式的生年。此时其父正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中做校书郎,今之四川成都也就成了段成式的出生之地。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段文昌得到宰相李吉甫的援手,擢登封尉、集贤校理,再迁左补阙,其家遂迁居长安(今陕西西安)。此时段成式刚满五岁,次随父来到京城。至穆宗长庆元年(821),其父为相一年即请退,乃以同平章事充剑南西川节度使,十九岁的段成式亦偕往成都,这当是他第二次入蜀。三年后的冬天,其父又被召为刑部尚书,段成式随之再次进京。文宗太和元年(827),其父以御史大夫出为淮南节度使, 段成式也便离开京城,先是到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幕府(治润州, 今江苏镇江)任记室,很快又转赴其父所在的扬州(今属江苏) 任所。太和四年(830),其父自淮南移镇荆门,段成式也来到荆州(今属湖北)。当年段成式的祖父段谔曾在枝江、江陵一带做地方官,死后即葬于荆州,其父段文昌就是生长在荆州,所以荆州对于段成式来说等于是祖籍。他在荆州生活了三年,太和六年(832)冬其父自荆南节度使改剑南西川节度使,他又随之第三次入蜀。九年三月,其父卒于成都任上,年六十三。这一年岁末或翌年年初,段成式返回长安,《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九“开成元年(836)春,成式修行里私第”云云即记此事。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京,此后似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居留。其间于开成初以父荫入官,授秘书省校书郎。开成五年(840)时, 以秘书省著作郎充集贤殿修撰(见《金石萃编》卷一〇八《寂照和上碑》题署)。后在会昌三年(843)曾与张善继等人“连职仙署”。又三年,“职于京洛”(见《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小序)。
宣宗大中元年(847), 段成式出京“刺安成”, 也就是《旧唐书》本传所说的“为吉州刺史”。吉州治庐陵,即今江西吉安。七年,归京。在外凡六年。九年(855),又出为处州(今浙江丽水)刺史。任满时,坐累解印,乃寓居襄阳(今湖北襄樊)。当时在襄阳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徐商,召段成式为幕府从事,这使得段成式有机会与麇集襄阳的温庭筠、温庭皓、余知古、韦蟾、周繇等人往来唱和,诗酒自娱。但时间不长,段成式又于懿宗咸通元年(860)被起用为江州刺史。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三年以后,入朝任太常少卿。咸通四年(863)六月卒官(《太平广记》卷三五一引《南楚新闻》),年约六十一岁。从上述履历可以看到,段成式一生奔波无定止, 足迹遍及今四川、陕西、浙江、河南、江西、湖北等地,说他是一个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人应非虚誉。
《旧唐书》卷一六七、《新唐书》卷八九《段文昌传》均附有段成式传记,但少则几十字,多亦不足百字,记事简略,语焉不详,从中根本无法窥见段成式其人的性格及才情。好在唐、宋人笔记中载有十数条段成式逸事,其中虽然有虚饰夸诞之处, 但也足以让我们领略到段公的风采。下面不妨略举数例,以呈现段成式其人的几个侧面形象。
一、少好驰猎,狂放不羁。《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玉堂闲话》云:
成式多禽荒,其父文昌尝患之。复以年长,不加面斥其过,而请从事言之。幕客遂同诣学院,具述丞相之旨, 亦唯唯逊谢而已。翌日,复猎于郊原,鹰犬倍多。既而诸从事各送兔一双,其书中征引典故,无一事重迭者。从事辈愕然,多其晓其故实,于是齐诣文昌,各以书示之,文昌方知其子艺文该赡。山简云:“吾年四十,不为家所知。”颇亦类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