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柏杨曰:资治通鉴启示录(8品-9品)全3册

封面

作者:柏杨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7144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柏杨曾用十年时间将《资治通鉴》翻译成白话文,成书《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柏杨曰》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精华版,是柏杨从72册白话文《资治通鉴》中精选出的862则以“《柏杨曰》——读通鉴,论历史”为名的重新结集。该书体例适宜,通过《资治通鉴》中的典型史实,一事一议,史料运用独到,分析角度新颖,小细节、大事件一目了然,读起来简明易懂、生动流畅。

《柏杨曰》是柏杨史学著作的代表作之一,是《资治通鉴》中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人物与柏杨最精彩的解读与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部具有镜鉴意义的罕见佳作。

书中处处可见柏杨“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史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比教科书呈现更多历史真相,比小说蕴涵更多人文关怀。在将历史写得精彩好看又不失深刻洞察力方面,柏杨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柏杨“用“柏杨曰”的形式,对《资治通鉴》中的典型史实一事一议,加注个人观点,从现代多元文化背景出发,对史实作出角度宽广的观察,发表辛辣深刻的评述,表达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领悟与感受,以示与原著“臣光曰”的不同立场,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阅读历史的新视角。

柏杨通过“柏杨曰”和历史对话,和司马光对话,也和众多的儒家菁英对话。柏杨所标举的是现代的民主、法治以及人权的新价值,他试图从历史着手,去了解封建时代中国人苦难的根源;他以古为鉴,要表达的是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领悟与感受。当代读者将《柏杨曰》一则一则读下去,也必然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而能启发读者在面临自己的人生抉择时,有足够的谋略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简介

柏杨(1920.3.7—2008.4.29),原名郭定生,河南辉县人,中国当代作家。1949年,在上海得遇恩师吴文义。20世纪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从事小说创作,为写作生涯之始。60年代用柏杨笔名为《自立晚报》及《公论报》撰写杂文,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 的杂文家。花费十年之力译写司马光《资治通鉴》,皓首穷经,大作始成。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中国人史纲》《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等。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以“柏杨”之名写作杂文专栏,揭露中国文化的病态与台湾社会的黑暗面。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
用“柏杨曰”的形式以示与原著“臣光曰”的不同立场,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阅读历史的新视角。
书中处处可见柏杨“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史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
友情提示:本书非全新,有污渍、磨损痕迹,介意的读者慎拍

目录

序——诚实地面对历史

再版序

1.正名主义

2.赵无恤狡狯

3.君子和小人

4.田文当宰相

5.吴起

6.田因齐晋谒周王

7.不可思议

8.桂陵战役

9.马陵战役

10.田忌

11.公叔痤的话座

12.义利并不冲突

13.齐魏称王

14.合纵瓦解

15.一段奇异鬼话

16.把错误反而说成美德

17.芈槐轻浮

18.张仪、苏秦的贡献

19.赵雍“胡服骑射”

20.天下 脓包

21.人人都知团结好

22. 个饿死的君王

23.宋偃和希特勒

24.田地之死

25.小聪明与小动作

26.司马错与汉尼拔

27.英雄行径

28.论乐毅

29.形势比人强

30.互相出卖

31.赵胜

32.魏齐与须贾

33.丝袍之情

34.司马光语无伦次

35.福气和灾难

36.白起杀降

37.中途跳楼

38.魏齐

39.杜邮之祸

40.横挑强邻

41.荀况呓语

42.年号制度造成混乱

43.“人主”的威力

44.弱者有时 凶暴

45.孔斌论高士

46.传统史学的特征

47.魏无忌死于内斗

48.世界 奇计

49.英雄不敌鲨鱼

50.剧辛与庞煖

……

前言

序——诚实地面对历史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是:人类发明了文字,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记载下来,成为历史。使后代的人,可以凭借这些记载,寻觅自己的归属,作生存的依据,不但精神上得到支持,还可以身历其境,感受祖先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倾听他们从旷古的空山,传下来高亢飞扬的言论,揣摩他们在深宫内院窃窃私语的权谋术数。历史让我们分享前人沙场上激烈的战斗,搏命的厮杀,也让我们分享闺房内儿女情长的悱恻缠绵。有了历史的记载,我们短短的人生一世,才不致是一场没有背景、没有剧本,不知前因后果的荒唐的独幕剧。
  就在我们惊心动魄阅读历史的同时,面对当前的人事、景物,抚今思昔,有时不得不击节赞叹,有时又不免低头沉思,无限感慨。于是,这些历史就不再是舞台上的往事陈迹,而是活生生地和我们血肉相连,让我们产生深入了解、透视、分析,和批判议论的兴趣。
  自从白色恐怖压顶,身系绿岛,我就试图从历史着手,去了解这一代苦难的根源,后,非常震惊地发现,不仅对我们这一代,而是对几千年中国历史,做出的总结是:“中国人,你活得没有尊严!”因为,在几千年的历史时光隧道中,我们看到的全是统治阶层永无休止的权力恶斗,口口声声仁义道德、诗书礼乐,却根本不顾人民的生死;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活得像虫豸、像罪犯、像奴隶一般。活着,不过是等待被囚、被辱、被杀、被驯服。统治者的暴政之下,有些人被彻底摧残,有些人为了苟且人世,不得不附庸权贵,成为统治者的帮凶打手。中国人民盼望的就是出现英明领袖——明君,以德治天下,天下自然太平。从来没有人思考过:人,可以创造出一个人人可以遵行的制度,和人人有机会争取到尊严,却没有一个人可以为所欲为的合理的社会。结果,几千年来层出不穷的领袖人物,都在玩弄欺骗的把戏,一旦权力在握,马上百毒并发,无所顾忌地发挥个人贪婪邪恶的欲望。勉强称得上英明的,不过苻坚、李世民、玄烨,三数人而已。前代研究历史的人司马光,本来就是皇家的史官或代言人,维护帝王的立场,是他的本分。如王夫之,则是在统治者之前,乞讨一点残茶剩饭的士大夫之流,终其一生,全副精力集中在狭隘的族群和儒家主流利益之上。哀哀无告、受苦受难、辗转呻吟的小民疾苦,全被隔绝在他们的认知之外。
  我不认为我的评论能概括全局,司马光和王夫之的治史,有他们的历史意义和地位。但我庆幸生在这个时代,让我对事实的真相,能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更多资讯中去观察。我尊重前人治史的勤奋,但大多数时候不认同他们的史观,而且,如果一千多年,和三百多年之后的我们,对历史上的事件,仍采取与一千多年,和三百多年之前同样的看法,那无疑的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和良知的无能。今天从历史时光隧道一路走来,自有我们这个时代的领悟与感受。
历史的教训,因为人类的健忘和野心家的篡改,而微乎其微,但我们应该有诚实地面对历史的勇气,才能掌握一个崭新时代的脉动。
  1998年7月于台北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柏杨曰:资治通鉴启示录(8品-9品)全3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5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