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法)米歌尔·德·蒙田
页数:389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201468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蒙田于一五八〇年九月五日从法国博蒙出发,途经瑞士和德国,进行了为期十七个月又八天的意大利之旅。离开蒙田城堡的书房,他有机会深入不同的城邦和地区,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所经之地的风土人情和当地人的宗教信仰,集结成《意大利游记》。与其他旅客关注点在名胜古迹上面不同,蒙田将目光停留在表现“人”的标志上,不论是乡野播种的土地,还是城市的行政结构、马路铺设、建筑特点,还有新出现的工艺技术与农耕器械,他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不厌其烦地一一作一番认真的描述。蒙田旅行,就像蒙田写作,信马由缰,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界各种形态生生不息的演变,还了解到了五花八门的人生、观念和风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一位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译者简介
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法语文学翻译家,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娃、高乃依、萨巴蒂埃、克洛德•西蒙、纪德、蒙田、杜拉斯、米兰•昆德拉、洛朗•戈代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残缺的法兰西》《误读的浪漫:关于艺术家、书籍与巴黎》等。其《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
相关资料
穿越法国去瑞士
(一五八〇年九月五日—十八日)
这部分日记由秘书用法语写成[1]
……蒙田先生派马特科隆先生随同那位青年侍从,火速前去探望那位伯爵,看到他受的伤还不致有性命之虞。在博蒙,埃斯蒂萨克先生加入队伍同路旅行,跟着他一起来的有一位贵族、一名贴身男仆、一头骡子,还有两名跟班和一名赶骡夫随同步行,他分摊一半路资。一五八○年九月五日星期一,午饭后我们从博蒙出发,马不停蹄到了
莫城(十二里)吃晚饭,这是一座美丽的小城镇,坐落在马恩河畔。小城分三部分。市区与郊区在河的这边,朝向巴黎。过了桥另有一块地方称为市场,河水环绕,四周还有一条风光旖旎的沟渠,那里有大量居民和房屋。这地方从前筑有巍峨的城墙和敌楼,防卫森严;然而在第二次胡格诺动乱中[2],因为大多数居民属于这一派,所有这些碉堡要塞都被下令拆毁。这个城区,虽然其余部分俱已沦陷[3],但仍坚持抵抗英国人的进攻;作为嘉奖,全城居民都免缴人头税和其他税项。他们指出马恩河上有一座长约两三百步的小岛,据说是英国人投放在水中的填土,在上面置放辎重武器以攻击市场,因年深日久已成了实土。
在郊区,我们看到了圣法隆修道院,这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寺院,他们给我们看丹麦人奥奇埃[4]的住屋和他的客厅。有一间古代膳房,放了一些大而长的石桌子,其体积实属罕见。膳房中间在内战以前涌出一泓清泉,供三餐之用。大部分修士还是来自贵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座显赫的古墓,上面直躺着两具骑士的石头雕像,身躯巨大。他们说这是丹麦人奥奇埃和另一位辅弼大臣。上面既没有字碑,也无族徽,只有一名本堂神父约在百年前命人添加的那句拉丁语句子:埋葬于此的是两位无名英雄。他们给我们看的宝物中有这两位骑士的遗骸。从肩胛到肘子的骨头,约有我们当代普通身材者整条胳臂的长度,比蒙田先生的胳臂还稍长一点。他们还给我们看他们的两把宝剑,长度大约相当于我们的双手剑,剑锋上有不少缺口。
在莫城时,蒙田先生前去拜访圣司提反教堂的司库朱斯特·特莱尔,在法国知识界颇有声望,是一位年已六十的瘦小老人,曾游历埃及和耶路撒冷,在君士坦丁堡住了七年。他给蒙田参观他的图书馆和花园内的珍奇。罕见的是一棵黄杨树,茂密的枝叶向四处展开,巧妙修剪后像一只浑圆光溜的球,有一个人那么高。
?
[1] 《意大利游记》一书前两页阙如。马特科隆是蒙田年幼的弟弟,那时才二十岁。但是当时蒙田与旅伴在什么地方,那位伯爵是谁,又是为什么受伤,都没有提及。
[2] 发生在一五六七年。第二年查li九世与胡格诺派订立和约。但是圣巴托罗缪惨案后,一五七二年八月二十五日,莫城内的新教徒遭屠杀。
[3] 英法百年战争中,一四二二年,莫城曾被英国国王亨利五世的军队围困。 查理曼大帝的十二辅弼大臣之一。
[4] 查理曼大帝的十二辅弼大臣之一。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译者马振骋,资深法语文学翻译家,“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瓦、高乃依、克洛德•西蒙、纪德、蒙田、杜拉斯、米兰·昆德拉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此系列集结其翻译的法语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
蒙田将目光停留在表现“人”的标志上,不论是乡野播种的土地,还是城市的行政结构、马路铺设、建筑特点,还有新出现的工艺技术与农耕器械,他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不厌其烦地一一作一番认真的描述。
蒙田旅行,就像蒙田写作,信马由缰,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界各种形态生生不息的演变,还了解到了五花八门的人生、观念和风俗。
前言
译序 蒙田的《意大利游记》
马振骋
当年,蒙田(一五三三— 一五九二)在《随笔集》[1]第三卷提到,他获得罗马元老院和平民会议颁发的“罗马公民证书”,人们才知道他旅行到过瑞士、德国和意大利。他对人性世情观察入微,在《随笔集》中记录了很多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然而对这次历时一年多的漫游却只字不提,未免让人感到意外。岁月荏苒,这件事慢慢也被人淡忘了。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