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祖锋,中华全国总工会
页数:124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08846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李祖锋工作法:抽水蓄能电站控制测量方案优化
内容简介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由100位全国各行各业的第一高技能人才的100种具有先进性、独特性、推广价值的技能技法、操作法或者创新方法组成,是全国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出版项目。
入选“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作者群体的工匠人才,都是全国各行各业的杰出技术工人代表。他们总结自己的技能、技法和创新方法,著书立说、宣传推广,能让更多人看到技术工人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带动更多产业工人积极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由100位全国各行各业的第一高技能人才的100种具有先进性、独特性、推广价值的技能技法、操作法或者创新方法组成,是全国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出版项目。
入选“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作者群体的工匠人才,都是全国各行各业的杰出技术工人代表。他们总结自己的技能、技法和创新方法,著书立说、宣传推广,能让更多人看到技术工人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带动更多产业工人积极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 李祖锋工作法 : 抽水蓄能电站控制测量方案优化》是“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的其中一本。本工作法主要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工作,承载着为电站施工各个环节提供精准定位基准和安全保障监测体系构建的基石性任务,确保了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精确执行与实时监控,对于电站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作用。随着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不断推进,很多工程利用水头已超过400米,部分工程甚至已经达到800米,给工程建设以及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技术挑战,由此所引发的施工区域内投影变形问题凸显,已成为行业项目评审与学术会议的高频话题。要在高山峡谷与大高差场景实现高精度控制测量,就需要运用好方案优化、数据处理技术,保障控制网达到预期精度和可靠性。本书主要阐述作者李祖锋多年来在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攻坚过程中对于一系列难题的解决办法和实施效果,以及在这一系列难题的解决过程中积累的有关创新的心得和经验。
作者简介
李祖锋
男,1981 年出生,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祖锋技能大师工作室、陕西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工程测量高级技师、中国电建集团特级技师,测绘地理信息正高级工程师。兼任长安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中国测绘学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电力工匠”“电建工匠”“陕西省工人发明家”“陕西省产业工匠人才”“陕西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国资委青年突击手”等荣誉和称号。
李祖锋具备系统的精密工程测量和全面水电工程测量能力;发明了高山峡谷复杂环境工程测量与监测精度控制困难目标测量等多项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主创的“基于卫星遮挡边界约束条件进行基线共用卫星分析与精度估算方法”,首次提出了基于可见卫星边界条件的基线精度预报方法。沉降监测大气折射改正技术填补了单程沉降监测李祖锋
男,1981 年出生,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祖锋技能大师工作室、陕西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工程测量高级技师、中国电建集团特级技师,测绘地理信息正高级工程师。兼任长安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中国测绘学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电力工匠”“电建工匠”“陕西省工人发明家”“陕西省产业工匠人才”“陕西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国资委青年突击手”等荣誉和称号。
李祖锋具备系统的精密工程测量和全面水电工程测量能力;发明了高山峡谷复杂环境工程测量与监测精度控制困难目标测量等多项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主创的“基于卫星遮挡边界约束条件进行基线共用卫星分析与精度估算方法”,首次提出了基于可见卫星边界条件的基线精度预报方法。沉降监测大气折射改正技术填补了单程沉降监测
大气折射改正技术空白,突破了行业技术瓶颈,累计创造经济效益约 2.7 亿元。他长期扎根于西北边陲和青藏高原,从事野外工程测绘工作,主持完成的拉西瓦水电站(黄河最大水电站)、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测绘项目的多项成果代表了同期同类型工程领域的领先水平。工作24 年来,负责完成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测绘项目,其中 9 项工程项目分获省部级优秀工程勘测一、二等奖,参建项目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主持项目成果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1 项,中国专利奖 1 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甘肃省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工程奖一等奖 7 项、二等奖 16 项。出版技术专著 4 部,发表学术论文55 篇,授权专利 25 件,编写行业及团体标准规
范 11 部。主持全国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项目、国家大坝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等课题 10 项。
目录
第一讲 测量基准网优化设计概述 05
一、施工测量控制网的质量准则与基于可靠性的优化设计思想 07
二、GNSS 控制网优化设计 10
第二讲 高山峡谷区 GNSS 测量基准网设计 17
一、顾及可见卫星及同步观测条件的星历预报研究 23
二、基于可见卫星的基线精度评估、
方案规划及控制网优化 45
第三讲 高山峡谷复杂环境优化设计应用案例 65
一、项目概况 67
二、基准优化设计 70
三、网形结构优化 70
后 记 96